亲历者口述|回顾汪辜会谈全过程,探索两岸关系重要里程碑
来源:凤凰卫视
“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汪道涵
今年是汪辜会谈30周年。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为记录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凤凰卫视摄制组赴两岸及新加坡实地拍摄,记录多位亲历者珍贵口述,梳理汪辜会谈缘起始末,解密三十年前两岸破冰历程。5月27日,本周六晚22:00,凤凰卫视中文台将为您播出年度重磅特别节目《握手——汪辜会谈30周年回顾》下集,敬请期待。
握手时刻
△新加坡 海皇大厦
新加坡海皇大厦,30年前,78岁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76岁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这里的第一次握手,将两岸关系推向一个新阶段。
4月27日上午10点06分,汪道涵和辜振甫并肩走进4楼的会议室。会议室里摆满鲜花。隔着不到两米宽的桔红色会议桌,汪辜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唐树备 海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他们两位老先生站起来又握手。因为记者三方面都围着,所以这面握了,那边还感到不行,然后要转过去再握手,大概握了四次吧。汪老说,我们当演员了。”
李大宏 新华社前记者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
“好几百名的记者,为了在采访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几乎可以说是拼了命。两岸记者互相有默契,相互接应,一起守护最好的位置。一位叫阿朗的台湾记者,为新华社摄影记者刘建生占位置,差一点和外国记者爆起冲突,就是那种两岸一家亲的那种感觉。”
△李大宏 新华社前记者,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
当天晚上,汪道涵在乌节路董宫酒店设宴,宴请辜振甫和海基会全体与会者。晚宴的9道菜,各有一个富于中华文化韵味的名称: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琵琶琴瑟、喜庆团圆、万寿无疆、三元及第、兄弟之谊、燕语华堂、前程似锦。
△汪辜会谈晚宴菜单
朱荣智 海基会原副秘书长:
“菜单这个很有意思。在4月27号第一天,汪先生请客的,每个人都签名,签名一份,留个纪念。”
邱进益 海基会原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我说现在两岸之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协议,这个协议就是菜单里的所象征的精神。”
△朱荣智展示汪辜会谈晚宴菜单
激烈交锋
4月28日,当天下午的正式会谈前,汪、辜、唐、邱四人进行沟通。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和《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三个协议,双方已无异议;《汪辜会谈共同文件》的框架也大致确定。
由于还有一些问题未达成一致,两位老先生决定,将原定在28日下午举行的签字仪式,延迟到29日上午10点举行。汪、辜发言之后,先行退场。唐树备与邱进益继续磋商剩余的问题。他们为着一个棘手的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
△唐树备和邱进益步入会场
大陆改革开放后,外资大举涌入。许多台湾商人,也纷纷投资大陆。然而,当时“台湾当局”既不允许台商直接投资大陆,也不准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台商通过第三地间接投资大陆,使得他们的身份变得模糊不清,难以界定。
唐树备 海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投资保护协定,首先要直接投资,你不直接投资,你移居马来西亚的台胞到大陆来投资,我和马来西亚有投资保护协定,这个和台湾没有关系,所以要谈,一定要你同意直接投资。”
邱进益 海基会原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我说唐先生,我们来是要解决问题,不管名义上有没有台商,但是现在台湾的企业在大陆,他们的确也是个问题,台商对大陆的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应当鼓励他、发展他。”
到4月28日下午五点多,双方终于敲定《台商投资保障协议》的最后文本。但就在此时,邱进益突然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命令。
邱进益 海基会原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我就接到黄昆辉一个长途电话,停止。他说,四项协议已经够多了,第五项协议不要签。我听了就非常愤怒,因为花那么多的时间,到最后你打个电话怎么就不谈了。我很火,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命令。”
本来可以成为汪辜会谈第五项成果的《台商投资保障协议》,就这样胎死腹中。最后,双方同意将“台商投资保护及相关问题”作为一项议题,列入《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中,会后继续讨论。
签署协议
1993年4月29日上午,为期三天的汪辜会谈,将进行最后一项议程,正式签署四个协议。10点40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率领两岸会谈代表,走进签字大厅。签字仪式上,汪辜两人的座位安排,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
邱进益 海基会原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签署四个协议的时候,两个老人一左一右,先是汪道涵在右边,辜振甫在左边。签到第二个协议签完了,要签第三个协议,我就叫他们两个换位置。”
唐树备 海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两位老先生换,就是两个人换,我们换,就是几十个人换,这个挺麻烦,很乱的。我说我们是不是就不换了?所以出现一个场面,辜先生的后面站的是我和海协会的人。汪先生的后面站的是邱先生和台湾方面的人。这个也很好,说明我们是一家人。”
汪辜二人签署的四个协议,分别是《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丶补偿事宜协定》、《两会联系与会议制度协议》,以及《汪辜会谈共同协议》。协议自签署之日起三十日生效。
△汪辜会谈签署的四项协议
这四项协议中,关于公证书使用和挂号函件查询这两项,都是属于事务性的。涉及两岸基层民众的利益。而另两个协议,则为两岸未来的协商和交流,作出制度性和意向性的安排。
唐树备 海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汪辜会谈确定了制度上的协议,董事长和会长,常务副会长和他们的副董事长,还有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各个层阶见面,时间、地点都有规定的。这个是我们1949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风云突变
汪辜会谈实现了两岸关系的阶段性突破,大大推动了两岸经贸、科技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当时的台湾当局,对扩大两岸合作与交流并无多大兴趣。汪辜会谈结束不久,1993年6月,李登辉提出,台湾要参与联合国。1995年6月7日,李登辉在美国出席康奈尔大学校友会时,发表演讲。
唐树备 海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李登辉访美,也确实是搞政治,中央就反应很强烈,我们中央就不搞第二次汪辜会谈,也不再举行预备性磋商。所以1995年以后,两会就停止商谈了。”
1997年底,美国总统克林顿表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涉台外部环境趋于稳定。与此同时,李登辉的任期只剩下两年多,台湾将在2000年举行选举。考虑到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大陆高层决定重启两会商谈。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上海和平饭店。1998年10月14日,汪道涵与辜振甫在这里再次握手。两位老人的这次会面,被称为汪辜会晤。当年,辜振甫的大女儿辜怀群,也跟随父亲来到上海。汪道涵的一番话,她至今记忆犹新。
△上海 和平饭店
辜怀群 辜振甫之女:
“我见到汪伯伯的时候,他满脸笑容,非常和蔼可亲。他跟我讲,怀群,你以后要到上海来做什么事情,你告诉我,我一定尽最大的力量帮你。我永远记得。”
会晤第二天,汪辜二老在上海新锦江饭店茶叙,达成四点共识:一,两会决定进行政治、经济对话;二,加强两会各层级人员的交流互访;三,就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加强个案协助;四,汪道涵应邀访问台湾。
△1998年10月14日,汪道涵和辜振甫在上海会晤
汪致重 汪道涵之子:
“辜老在跟他分手的时候,跟他握手,一边握手,一边轻轻地跟他讲‘快了’。我父亲也是,他很兴奋。”
1999年3月和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经过两次磋商,确定汪道涵于当年10月访问台湾七天。
汪致重 汪道涵之子:
“那个时候所有的行装都已经打点了,我们也都挺高兴的,还帮他整理衣服说要带什么,不带什么。”
不料,台海风浪再起。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提出两岸是“特殊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汪辜的台北之会被迫搁置,成了两位老人的终身遗憾。
2005年1月3日,87岁高龄的辜振甫,在台北病逝。
2005年12月24日,辜振甫去世近一年后,汪道涵在上海病逝,享年90岁。
在汪辜会谈迎来30周年之际,汪道涵的儿子汪致重,特地来到父亲长眠之地上海福寿园凭吊。
汪致重 汪道涵之子:
“这30年经过了风风雨雨,今天特地到你的灵前来汇报,我记得你原来一直在讲沟通、沟通、再沟通。在汪辜会谈的基础上,怎么样把过去的这些好的传统,再继续推广,来努力促成两岸的和平统一。我和怀群他们,其实大家都心意相通了,都期盼着海峡两岸能够重新变成一家人。”
与此同时,辜怀群也来到台湾屏东龙泉墓园,凭吊她父亲辜振甫。她隔着海峡,向对岸的老朋友汪致重问候。
辜怀群 辜振甫之女:
“致重,我非常地荣幸透过我们父亲的交流,认识了你和思华,还有你们的孩子。我也非常感谢我们陪着妈妈,到上海去重访旧日回忆的时候,你们陪我们,还一路协助我们。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希望在以后能够早日见面,好好一起策划,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汪致重陪同辜家人,重访上海和平饭店
正如汪道涵悼念辜振甫的唁电中所说,“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
汪辜会谈不仅仅是历史佳话,当两岸关系拨云见日,两岸中国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再度就两岸关系与民族未来握手协商时,将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节目中还将出场的历史亲历者,重磅嘉宾包括(按出场顺序):
制片人:陆璐
主编:施纯志 黄博 杜伊婷
编辑:杜伊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