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缅通婚与民族融合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7-09-02 09:55:45 共1614人阅读
文章导读 华缅通婚与民族融合

林清风  张平

一、 华侨发迹富户捐输鉅款建寺庙注①

瑞恩彬大寺庙位于曼德勒注②市郊的特温区,它的四周被茂盛的林木所覆盖,也许是它的隐蔽性的缘故吧,它没有毁于二战战火而完好无损地幸存下来。

瑞恩彬大寺庙是一座园圃内的木结构寺庙。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杜生科(缅文音译)研究员指出,在建筑领域,木结构建筑在蒲甘曼注③统治时期达到颠峰。该大寺庙分为戒坛、亭榭、僧院等三部分,高超的雕刻木结构建筑物给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留下最可宝贵的活教材。

瑞恩彬大寺庙的男施主名称吴锡贤(缅文音译),而女施主叫杜花。女施主杜花是贡榜王朝蒲甘曼王后的胞弟岑尾申(YAMETHIN)侯貌貌枝的女儿。

男施主吴锡贤是一位来自唐山真正的中国人,祖籍云南。由于当时家乡回民骚乱,年仅七岁的吴设顺跟随父亲和叔叔一起,于缅历1221年逃到缅甸的八莫避难。在八莫生活工作了七年之后,父亲和叔叔先后逝世,当时的吴锡贤才十四岁的大孩子,举目无亲,孤苦一人 。他勤奋工作,后来又转到曼德勒。多年之后,他在曼德勒发了财,并于缅历1235年,吴锡贤与蒲甘曼南宫王后的侄女玛花结婚。从曼同王注④直到锡袍注⑤王统治时期,他一直经营蓝宝石和橡胶生意。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注⑥,在摩拱附近的卡弄开设锯木厂,经营木材生意。生意日益兴隆,到了缅历1251年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如日中天。他又乐善好施,做了大量的公益慈善事业。他有三个儿子,成了他的左右手。于是,他在曼德勒郊区特温区买下一处大园圃,建了一座大型寺庙奉献给敬重的瑞恩彬高僧,并命名为瑞恩彬大寺庙。该寺庙建于缅历1257年,于1261年后竣工。吴锡贤就在该寺庙内为女儿玛申举行穿耳礼仪后,将这座大寺庙,包括戒坛、亭榭和僧院一并举行洒水礼后献赠给瑞恩彬高僧。

后来,他叫长子哥安在卑谬的扬卑区购下棉互里碾米厂,并由他经营管理。不久之后,吴锡贤就在该碾米厂内逝世。后将遗体运送到仰光,再由仰光用火车运回曼德勒后,举行隆重的葬礼,下葬在瑞恩彬大寺庙西北角,下葬之时鸣炮十响,以示敬意!

女施主杜花则在丈夫逝世后十年,于缅历1288年逝世,遗体安葬在吴设顺墓的北方。另修建墓地。

长子哥安于缅历1311年逝世,并安葬在父亲墓的南方。哥安与玛努努结婚后育有四男。(一)长子吴清任监狱长。(二)次子吴巴新任马场文书。(三)三子吴叫登任动物园外任巡抚。(四)四子吴杜任兽医医疗中心行政专员等。

吴锡贤和杜花的女儿杜玛玛枝与宝石商人王汉章结婚,三女杜新与财务外廷巡抚貌貌设结婚,而该貌貌设则是住在仰光的吴设专员。

以上实例显示,(一)一百三十几年前华缅已结成通婚之谊。其实,缅华学者普遍认为,华缅通婚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二)老一辈华侨发迹富户捐输鉅款建寺庙,表明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认同,以及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三)老一辈华侨华裔中的许多人能立足当地,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文化方面也处于几乎交融贯通的地步。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缅英政府的官员。在缅王时代,在缅王宫廷中有中国人的“王爷”,有的还任税务官、华侨事务官及通事(即翻译)等。在历史上,他们在维系中缅友谊和拓展两国关系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二、华缅通婚繁衍后代

自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已有大批滇侨进入缅甸。云南与缅甸毗邻,由于地缘关系,再加上交通的开拓以及条件的不断改善,中缅通商往来频密,其中有不少商贩“住蕃”多年不归,可以意料,也会有不少人“久居不返”,并与当地妇女通婚,繁衍后代。

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已有大批中国人迁居缅甸。据史料记载,当时居住在八莫的华侨已有数万人。1769年华侨还协助缅甸建立缅京阿摩罗补罗纺织工业。缅华史学家普通认为,缅人昵称,华侨后裔为「胞波」(PAUK Paw,缅语称同母所生,谓之同胞。)滥觞于此时。

由于早期华缅通婚频繁,有缅族血统的华裔人数不断增加,于是,十九世纪后期,即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仰光出现了闽粤两个华裔社团,闽侨称「崇竺圣会」注⑦,粤侨称「敦友堂」注⑧。闽侨的「崇竺圣会」延续至今,历数百余年依然生命力盎然。

上述种种,缅华侨史学家认为,中国移民由陆路进入缅甸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海路进入缅甸的也有500年,而华缅通婚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三、 华侨华裔融入当地社会

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众所周知的大动乱之后,缅华社会发生了大变化,形成了较之前回然不同的缅华社会全新局面,其特点是本地化,或称缅甸化,这一变化与东南亚各国的华裔一样,现在缅华社会的主流意识是普遍地认同缅甸化,既承认自己要世代嬗传下去的缅甸公民,又坚持认为自己在血统上是完全的中国人,他们将作为缅甸的主人翁,而世代繁衍下去。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着装服饰、饮食文化及沟通语言等,都已经随俗地缅甸化。他们认同缅甸是他们的祖国,而中国则是他们的祖籍国。他们效忠缅甸,为缅甸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一切有利于长期生存和发展。

总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缅华社会各方面发生重大变迁。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的变迁,带动了婚姻的变迁;而婚姻的变迁又反映和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这种变迁反映了一种趋势,那就是他们正在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四、华缅通婚与民族融合

如前所述,华缅通婚至少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和二战后的一段时期,由于民族主义思想高涨,延缓了华侨华裔融入当地社会的进程。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社会大动荡之后,缅华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争取加入当地国籍。

据一项非正式的统计显示,目前缅甸的华侨华裔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已加入缅甸国籍,成为缅籍华人。近年来,有更多的华侨华裔捐输鉅款兴建寺庙、老人院、斋亭、放生池等,并积极参与佛事活动,举办公益慈善事业,加深民族间的了解、互信和友谊,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融合。

雄普研究员在谈及民族融合的问题时指出,“从历史的长河看,民族融合是一种趋势,而异族通婚则是实现这种融合很重要的一环,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很早就已经这样做了”。注⑨

同样地,二百多年前,缅甸华侨华裔也已经这样做了。

2011年5月18日

注释:

① 本节参考了卢督杜阿玛着《聚宝之城——曼德勒》(缅文版)一书之“瑞恩彬大寺庙”(P144/155,1993年11月第一版)一章翻译整理而成,并参考了其他书刊数据,对本课题(指《华缅通婚与民族融合》)加以充实、复述和评说。

《聚宝之城——曼德勒》一书的作者卢督杜阿玛是缅甸著名作家,于1915年出生在曼德勒古都。一生著作无数,其中我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有《人民爱戴的艺术家们》、《德钦哥都迈大师》、《胡志明主席》、《共产党中国》及译作有美国著名作家斯诺的名著《河的彼岸》(缅文直译为《命运不同的中国》),等等。

② 曼德勒,华侨亦称“瓦城”,是缅甸贡榜王朝的京都,郊区的曼德勒山为佛教圣地,是缅甸民族文化中心。敏同王于缅历1219年(即公元1857年)建都。

③ 蒲甘曼(公元1846/1853),即雍籍牙王朝第八世缅王。

④ 敏同王(公元1853/1878),即雍籍牙王朝第九世缅王。

⑤ 锡袍王(公元1878/1885),是雍籍牙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1885年10月,英国对缅甸宣战,爆发第三次英缅战争,11月缅甸战败,锡袍王及王后被俘,被英政府解往马德拉斯羁禁。1916年12月15日逝世。

⑥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自1824年3月至1885年10月,英国对缅甸发动三次侵略战争,缅甸战败。1886年元月1日,英国正式宣布缅甸为属国,并为英属印度之一省,设立总督直接管理。1948年元月4日,缅甸摆脱英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前后一百二十余年,为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⑦ 崇竺圣会,英文简称C、M、A是闽侨的宗教团体,成立于十九世纪后期,会址设在南勃陶街。老一辈闽侨称之为「巴巴会」,延续至今,并有所发展。

⑧ 敦友堂,是粤侨华裔社团,成立于1879年,其领导人是阮本仁,1914年改称「粤侨华会支部」,会址设在唐人街。粤侨华会支部于1959年自动取消,将该会存款捐献作地方慈善事业。

⑨ 方雄普编《华侨妇女旧闻录》(P106/107),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1月。

⑩ 本文第一节缅甸人名称的变化。缅甸人有名无姓。一个人的名字确定之后,随年岁的增加,地位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往,自称或称呼对方时名字有所变化。如,缅甸年青人,自称“貌”即弟弟之意。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称呼“吴”(音译),即叔伯之意。又如,对年轻妇女,不论结婚与否,一律自称“玛”,即妹妹或姑娘之意。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则称呼“杜”(音译),即姑姑之意。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