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緬仁安羌揭碑悼遠征英魂(澳门网友推荐)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13-01-16 23:53:44 共3247人阅读
文章导读 【转载】緬仁安羌揭碑悼遠征英魂(澳门网友推荐)

 

【转载】緬仁安羌揭碑悼遠征英魂

 

January 14, 2013 06:00 AM

(澳门网友推荐)

 

關注抗戰史實的華人、名將之後,從兩岸三地及美國等地前往仁安羌,參加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揭幕式。(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關注抗戰史實的華人、名將之後,從兩岸三地及美國等地前往仁安羌,參加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揭幕式。(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團長劉放吾次子劉偉民(圖)等四兄妹完成父親遺願,為喪命沙場的子弟兵建碑安魂。(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團長劉放吾次子劉偉民()等四兄妹完成父親遺願,為喪命沙場的子弟兵建碑安魂。(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93歲的李玉昆(左)從江西轉了三趟飛機到仰光。他說,很高興能在有生之年再回到仁安羌,弔祭70年前犧牲的同袍。(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93歲的李玉昆()從江西轉了三趟飛機到仰光。他說,很高興能在有生之年再回到仁安羌,弔祭70年前犧牲的同袍。(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是抗日海外戰場唯一紀念碑。(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是抗日海外戰場唯一紀念碑。(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是抗日海外戰場唯一紀念碑。(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是抗日海外戰場唯一紀念碑。(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戰場501高地的紀念碑前,來自各地的與會者為壯烈犧牲的中國遠征軍默哀。(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戰場501高地的紀念碑前,來自各地的與會者為壯烈犧牲的中國遠征軍默哀。(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參與仁安羌戰役的老兵李玉昆(右二),和劉偉民、劉偉華夫婦(左一、左二)及孫伯泉(右一),在仁安羌大捷紀念碑前獻上花籃,吊唁亡靈。(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參與仁安羌戰役的老兵李玉昆(右二),和劉偉民、劉偉華夫婦(左一、左二)及孫伯泉(右一),在仁安羌大捷紀念碑前獻上花籃,吊唁亡靈。(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抗日戰爭歷史專家在仁安羌紀念碑塔上,配合地圖,解說當年113團如何突破日軍包夾,協助英軍撤退。(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抗日戰爭歷史專家在仁安羌紀念碑塔上,配合地圖,解說當年113團如何突破日軍包夾,協助英軍撤退。(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劉放吾。(家屬提供)

中國遠征軍新38113團團長劉放吾。(家屬提供)



文章来源: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緬仁安羌揭碑 悼遠征英魂

 

    70年前的中国远征军以不足一团的兵力,击溃日军33师团,解救在缅甸仁安羌被围困的英军、美传教士及记者7500余人,当时领军的113团团长刘放吾的后代、参与此役的幸存老兵李玉昆、抗战名将后代、关心中国抗战史的两岸专家学者60余人,13日中午一起站上70年前抗日关键一战仁安羌大捷死伤最惨烈的501高地,一起见证「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塔」的揭幕。

   

    「建碑除了了却家父刘放吾将军生前的心愿,更重要的,让父亲带出去战死沙场的200多位子弟兵,得以长眠安息。」刘放吾次子刘伟民在揭幕式上代表大家,向现场唯一参与仁安羌大捷的李玉昆及参与此役的113团800多壮士致敬。

 

    13日的揭幕仪式宣读祭文、祭奠忠魂、献花、默哀,依次进行,美国驻缅使馆、台湾国防部部长高华柱都送花圈至揭幕仪式现场。仪式庄严隆重,最后并由抗战史专家在碑塔上,配合地图,向嘉宾讲解仁安羌战役当时激战情况、援救英军的部署和脱困路线。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嘉宾流连纪念碑,追思巡礼。

 

    在洛杉矶经商有成的刘伟民为还原仁安羌史实,全球奔走数十年,建立纪念碑算是完成先父最后一个心愿,这是中国远征军70年来在缅甸所建造的第一座纪念碑。

 

    刘伟民说,父亲在世的时候没听他提战功,却常对他们兄妹们说,当年带出去的湖南子弟兵却永远再无法把他们带回来。看不到妻儿,见不到爹娘,年轻的生命为民族战死沙场,甚至尸骨无存,「父亲提及此事,都会感慨而唏嘘。」

 

    更令刘家耿耿于怀的是,二战之后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墓地和墓碑都被铲平,以致中国在二战中用鲜血建成的功勋遗迹也被抹去;反观英国在仰光建有国家公墓;即便战败国日本,也在战后透过各种途径,在全缅甸日军曾经作过战的地方,修建大量的慰灵纪念碑。

 

    但客死他乡的中国远征军,却魂归无处。不只是完成先父遗愿,刘伟民希望「纪念碑揭幕之后,让大家永远记得这一段历史!」

 

    放下政治意识形态,两岸军界与抗战名将之后,一同纪念入缅作战70周年,并重温70年前国军救英军的这段佳话。

 

    当年战事的幸存老兵、93岁的李玉昆,从江西转了三趟飞机,才到仰光,话不多却十分精神。他说,很高兴能在有生之年再回到仁安羌,吊祭70年前牺牲的同袍。

 

    来自两岸三地及美国60多人12日陆续抵达仰光,并搭乘包机抵达距仁安羌最近的缅甸古都葡甘机场。除了来自马里兰州的刘放吾长女刘伟华、次子刘伟民,13日亲临现场见证揭碑仪式的还有周恩来侄女周秉德、抗日时领导救国文艺活动的郭沫若之女郭平英、淞沪会战时率800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后遇刺身亡的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元、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壮烈牺牲的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之子戴澄东等十多位抗战名将后代。

 

    台湾方面有国防部驻泰办事处武官霍霈上校、退役中将陈兴国、前空军官校校长陈盛文中将等八位将官及中国远征军杜聿明中将之女杜致廉与会。

 

    霍霈称,身为黄埔一分子,能重回历史现场回顾国军万里驰援盟军的这段70年前佳话,要特别感谢刘伟民对父亲的一片孝心。

 

    曾任中国第九、十届政协委员的周秉德致辞前,先向先烈亡灵深深三鞠躬,她说,国共一在正面战场一在敌后战场,一齐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而刘放吾是国际抗日战场上以寡敌众打败日军代表人物之一。她说,纪念碑揭幕让她想到抗日70多年后,日本军国主义仍蠢蠢欲动,染指钓岛。「全民族抗日,两岸应携手合作!」

 

    二战中国战区委员长蒋中正之孙蒋孝严为纪念碑题字,蒋孝严办公室主任詹清池说,仁安羌大捷埋下抗日胜利的种子,这场以寡敌众的胜仗鼓舞了中国青年从军的热潮,他很敬佩刘伟民排除万难建纪念碑记下这段历史,「我们有责任教育下一代,历史不能忘记。」


文章来源: 世界新闻网-北美华文新闻、华商信息 - 缅仁安羌揭碑 悼远征英魂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21403948/article-%E7%B7%AC%E4%BB%81%E5%AE%89%E7%BE%8C%E6%8F%AD%E7%A2%91-%E6%82%BC%E9%81%A0%E5%BE%81%E8%8B%B1%E9%AD%82?instance=iNews


 

 
0
0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