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缅蒲甘之战的几个问题

编辑:翰悦缅甸评论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17-06-15 17:26:35 共1979人阅读
文章导读 元缅蒲甘之战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蕴 来源:翰悦缅甸评论

近日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元缅蒲甘之战的几个有趣的问题,和读者朋友们分享——

中国史料中有关13世纪元缅蒲甘之战的原始记录极为简短,《元朝征缅录》抄录元代《经世大典》、《元文类》所载“缅事”,相关记载如下:

二十四年正月缅王为其庶子不速速古里所执囚于昔里怯答剌之地又害其嫡子三人与大官木浪周等四人同为逆云南省请今秋进讨奉旨不听既而云南王与诸王进征至蒲甘丧师七千余始平定岁贡方物

余定邦、黄重言《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一书将此段标点如下:

二十四年正月,缅王为其庶子不速速古里所执,囚于昔里怯答剌之地。又害其嫡子三人,与大官木浪周等四人同为逆。云南省请今秋进讨,奉旨不听。既而云南王与诸王进征,至蒲甘,丧师七千余,始平定,岁贡方物。

绝大部分研究资料对于“奉旨不听”的解释,要么是云南王不听圣旨,出兵蒲甘;要么是虽然皇帝忽必烈不听(不允许),但是云南王仍然出兵蒲甘。更有外国学者添油加醋的认为,云南王是忽必烈的孙子,所以比较任性。

违抗圣旨这种事情,就算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常识,也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安南志略》记载云南王是奉旨出兵的:

张)立道云:“昔年,天子命也先贴木儿云南王伐缅日,谕以毋烧寺舍,毋焚宫室,毋毁坟墓。云南王钦依上命。大军入境,缅王窜避,云南王不行杀戮,寺舍宫室,悉无所毁,缅王感德,遂降。”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柯劭忞在其所著《新元史》中进行了下述两种处理:

1. 对“奉旨不听”四个字不加理会;(卷二百四十五)

2. 云南王是在第二年(1288年)接到另外的圣旨之后才出兵蒲甘的。(卷一百七十)

第一种方式是“有变无”,第二种方式是“无中生有”,这是后世处理古代典籍的通病。中国古代的官方记录是极为严肃认真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解读都没有足够尊重这份原始记录。

从《左传》开始,中国典籍中出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修辞方式——对话不完整,由叙述补足《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韩兆琦《史记笺证》附录五对此解读:

“今将军诛乱”下,语气未完,应有“固宜为上将军”诸字样,但与下面的叙述重复,故而略去,单由叙述补足。

于是,上文《元朝征缅录》的相关记载可以标点为:

云南省请今秋进讨,奉旨 “不听,” 既而云南王与诸王进征。至蒲甘,丧师七千余,始平定,岁贡方物。

“云南王与诸王进征”也是圣旨的内容,只不过被略去,改为叙述形式。这样的话,圣旨“不听” 针对的不是“进讨”, 而是“今秋”。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月得到了缅王被囚的消息,云南省请求秋季发兵,忽必烈下圣旨要求立即发兵,并任命云南王为主帅。这里涉及当时云南行省与蒙古宗王的特殊关系,此不赘述。

与中国记载不同的是,缅甸《新史》认为缅王那罗梯诃波蒂于1287年6月底启程回蒲甘,但是7月1日抵达卑谬后被其子梯诃都毒害。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