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缅华手民们留下的足迹(林清风 张平)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历史回眸 发布于2018-02-05 12:03:38 共1982人阅读
文章导读 追寻缅华手民们留下的足迹(林清风 张平)

追寻缅华手民们(注1)留下的足迹

林清风 张平

(一)

根据资深报人黄绰卿的研究显示,缅华最早的印刷业是石版印刷。光绪年间仰江日报(注2)创刊,才有了活版铅字印刷。到了一九二九年中国女子互助社印务部、一九三0年南洋印务公司开设时,就完全用铅字了。(注3)

自活版铅字印刷技术的运用就诞生了手民。手民们在灯光微弱的排字房里,默默耕耘,辛勤劳动,他们为缅甸华侨新闻事业、文化、教育和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出身于手民,并从排字房走向社会,进入新闻媒体、文化、教育和企业界,他们之中有的后来成为作家诗人、侨史学家、企业家,以及文化、教育、社会工作者。

(二)

 

下面我们将他们鲜为人知的事迹如实和客观地记录下来。

1、许麾力    黄绰卿在他的《悼许麾力老先生》一文中,有如下记述;许先生于1905年9月南来仰光,时二十岁,他初期在白塔路罕兜越利印刷厂(即今消防局旧址)做英文手民,晚上补习英文,又入林振宗中西学校修业三年,后在中华学校任英文教员。1908年加入同盟会缅甸分会,列名评议员,以其对印刷的明了,曾参加光华日报(注4)的筹备工作。 1921年,许麾力与陈允洛、陈守金等创办仰光日报,(注5)许麾力任经理。许麾力是较早鼓励撰述华侨史的报人之一。

2、黄绰卿    1929年任《觉民日报》(注6)排字手民部部长,1930年进入南洋印务局当排字工人。他先后在仰光日报、觉民日报、南洋印务局、民族印务公司等处当了二十几年的排字工人。黄绰卿是位资深报人,又是一位作家诗人,侨史学家。1954年,黄绰卿兼任《南国画报》(注7)编辑。1956年5月,他被聘为《新仰光报》(注8)副刊编辑,并于1962年元月5日开始在新仰光报副刊开辟“大光城夜话”栏目,由他执笔撰写并连载学术性随笔,首先每星期一篇,后每星期两篇,直到1962年12月29日,共刊载一百零四篇学术性随笔,内容偏重侨史,并涵盖缅甸及华侨民俗文化等。亦着有《华侨历史的一页》专文,后于1990年12月,由郑祥鹏编入《黄绰卿诗文选》一书内,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

3、黄重远    又名黄兆秦 ,1925年到仰光,随即投入华侨新闻事业中劳动者的行列,进入觉民日报当手民。黄重远在他所著《缅甸华侨新闻事业记略》(注9)一文中,记述他当时进入报馆当手民的时代背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不久又有五卅惨案,汉口群众收回租界运动、九江群众运动、沙基惨案、省港大罢工、廖仲恺先生被国民党右派行刺,一连串的历史大事件,侨社群情鼎沸。在这一背景下进入报馆当手民,并从排字房进入教育界。

三十年代后期寓居北掸邦皎脉。1941年在曼德勒创办《侨商报》,宣传抗日。为印刷《侨商报》而创办开明印刷公司。1962年曾任〈中华商报》(注10)社长。几十年来,他先后担任皎脉思源学校教导主任、勃生光亚学校教导主任、新侨公学校长、业余公学、华侨中学教导主任、南洋中学教导主任。1958年起担任南洋中学(注11)副校长,并任缅华教师联合会(注12)副主席、主席等职。

1965年回国,曾任云南省民政局侨务处处长、云南省侨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五、六届顾问,全国侨联委员等职。1985年离休,1997年10月在昆明逝世。

4、徐四民    徐氏亦是手民出身。在他所著《一个华侨的经历》(注13)一书中记述了这一段经历,书中如此写道:『当我长得能够排字上机器的时候,我就变成父亲经营的仰光鼎新书局的“手民”——排字工人了。我由排字房的学徒工,很快就掌握了全部的工艺过程,很快我就能操作一小时印一千张的“元盘”印刷机,受到了家长兼老师的表扬。』(请参阅P20)。

《新仰光报》于1945年8月5日复刊。首届董事长陈守金、副董事长林九级、曾顺续,经理林葆华,编辑丘小如。1946年3月1日,《国民日报》创刊,是国民党机关报,该报馆聘林葆华为经理。

林葆华转到《国民日报》后,《新仰光报》就由徐四民任经理。

徐四民于1964年回国,1976年移居香港,创办《镜报》月刊,是《镜报》月刊社长、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49年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回归前任港事顾问、预委会、筹委会委员及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07年9月9日在香港逝世。

5、张华    原名张荣华,又名张伟民,回国后易名为现今的张华。1946年进入新仰光报当手民,当时的手民实行包工制,十二位手民受雇于两位包工头。手民们认为包工制存在中间剥削的成份。于是全体手民推选出三位代表,向报馆负责人提出取消包工制的要求,改由报馆直接聘用,这样手民就属于报馆编制内的职工,报馆方面还可以减轻额外的经济负担,是劳资双方都有利的举措。当时手民们普遍认为会获得报馆方面的支持和同意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然而,报馆方面采取缓兵之计,暗地里却着手物色手民,等到条件成熟时便宣布不能接受手民们提出的要求,同时宣布开除为首的三位代表,张华是被开除的三位代表之一,他为手民们争取合法权益而失业。

1949年元月,粤侨建筑商曹凤美先生集资创办《中华商报》,张华受聘到《中华商报》任手民部主任。该报社手民工资不是实行包工制,而是采用月薪制。后来张华被推选为职工互助会主席,该职工互助会包括编辑部、印刷部、发行部及手民部等组成。原来手民部主任与工友之间的工资有一定差距,当时主任月工资为350元,而工友月工资是250元。为了缩小二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有利于调动手民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张华主动提出自愿降低工资,降下来的那部分工资补给其他工友。(注14)

1953年,职工互助会向报社高层提出提高职工薪酬待遇,改善福利,发放年终分红等要求。初期报社方面并不同意他们的要求,后来经多方协调,最终报社方面还是答应了职工互助会提出的各项要求,获得圆满解决。

不久,张华转到新缅甸印务馆担任副经理。1959年迁居瓦城,任瓦城香港印务馆经理。

1967年回国,任职于福州市第四印刷厂,直到1987年退休。1970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第八、九届人大代表、福州市仓山区侨联主席、澳门三山同乡会名誉会长等。

手民出身,在四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与印刷业结下不解之缘,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动,不断地充实自己,去追求光明和进步。如今,事过境迁,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但是,每当他回忆起海外这段人生旅途中的人和事时,心情激动,感慨万千,令他难于忘怀!在他的身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爱国主义的热情、理想主义的激情依然在燃烧,经久不息。

6、叶克清    1947年进入新仰光报当手民,亦曾任新仰光报编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担任缅华图书馆注⒂馆长至今。

7、赵海    1949年进入《中华商报》当手民。于1954年12月1日,赵海与苏佐雄一起创办缅华第一本画报,即《南国画报》。当时黄绰卿还兼任《南国画报》编辑,该画报图文并茂,照片说明文字以中、缅文对照。由于画报对画像的透明度要求高,而且当时工人的技术水平不高,再加上旧的制版机器性能较差,对于掌握技术,印刷出来的版面良莠不齐,达不到良好的宣传效果,经济效益不佳,大约于

1962年前后停刊。

8、刘维正、谭焕池    他们两位均为手民出身,刘维正是在新仰光报、生活周报当手民。谭焕池则曾在中华商报当手民。两位也都是从排子房进入缅华教育界的手民,刘维正曾在仰光郊区饱兔新华学校担任校长,而谭焕池则在仰光夜校教书。

(三)

在这里,我们不仅在追寻缅华手民们留下的足迹;也是在重拾飘远了的历史片段;同时亦记录下早已蒙上岁月风尘的时代印迹。

2010年12月29日

注释:

1、手民,旧时称排字工人。

2、仰江日报,创刊于光绪年间,大约1903年,创办人谢启恩、庄银安。

3、请参阅郑祥鹏编《黄绰卿诗文选》P240/241,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年12月。

4、光华日报,于1908年8月27日正式创刊出版,经理庄银安,副经理陈仲赫(后改由陈钟灵担任)。总主笔初为杨秋帆,后为居正(觉生)。是同盟会仰光分会的机关报。

5、仰光日报,创办于1921年11月11日,创办人陈允洛、许麾力,注册总经理兼总编辑是陈守金,首任经理陈允洛,主笔傅无闷。 

6、觉民日报,于1913年9月1日创刊,是国民党缅甸支部的机关报。首任注册经理为李引随,先后担任经理职务的有饶潜川、陈钟灵。首任编辑梁水弦,助理编辑黄农思。

7、南国画报,创办于1954年12月1日,创办人赵海、苏佐雄。

8、新仰光报,于1945年8月5日复刊。前身是仰光日报,1942年3月停刊。首届董事长陈守金,副董事长林九级、曾顺续,经理林葆华,编辑丘小如。

9、《缅甸华侨新闻事业记略》,原载曾冠英编着《缅华杂文集》,2002年出版。

10、中华商报,于1949年元月1日创刊。由粤侨建筑商曹凤美任董事长,资深老报人曹瓒卿任社长,总经理曹连邦,经理李卓平、曹泽南,总编辑于寿之等。

11、南洋中学,简称南中,1948年5月创办,位于巴罕坎伯尔路七十三号巴罕山岗上。南中除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外,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开展各项课外活动,在灌输民主思想、培养自治能力,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观念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12、缅华教师联合会,于1948年成立,由当时教育界前辈杨章熹、徐曰琮、周禾书、周颖如、萧维梅、林竹、黄重远等发起组织“缅华教师联合会”。

13、《一个华侨的经历》,徐四民着,1981年9月由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出版。

14、缅华图书馆,1955年间,把原有的“仰华公共图书馆”扩充为“缅甸华侨图书馆”,并从十六条街迁移到仰光广东大街605号四楼。是缅华社会现存的唯一一个文化机构,现任馆长为叶克清。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