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在行动:我亲身经历的湄公河“10·5”大案善后(上)
外交官在行动:我亲身经历的湄公河“10·5”大案善后(上)
2015-01-17 领事直通车
编者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领事保护”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江苏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外交官在行动—我亲历的中国公民海外救援》一书,收录了数十例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救助海外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案件,著者以亲历人的角度,讲述那些惊险、紧张、牵动人心的日日夜夜。小编独家先期节选《金三角/湄公河“10.5”大案善后》一文的精彩片段,以飨读者。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外交官在行动》一书!
2011年10月14日 深夜
MU5708 北京—昆明
“各位旅客,我们的飞机遇到不稳定气流,机身有些颠簸,请您回到座位上系好安全带。”几乎每次乘坐民航客机时都会听到这句话,无一例外,心理上也从第一次的紧张到渐渐的淡然,再到彻底的无动于衷。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不得不说,这次颠簸是平生最为猛烈、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整整3 个多小时的航程,飞机都像一艘航行在巨浪中的小船,不停地从浪尖被甩到浪底,循环往复,乐此不疲,每次骤然下降都让我觉得心脏突然被挤出胸腔,难受至极。
9天前,10月5日,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流域遭不明武装分子袭击,全部遇难。由于事发地点位于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的湄公河金三角区域,信息混杂,因此直到事发数天后,惨剧才被最终确认。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迅速做出指示,要求务必查明事件真相。位于北京东二环、朝阳桥边的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迅速进入高速运转状态,各种信息汇总而来,纷繁复杂,难辨真伪,真相扑朔迷离。而除了查明真相之外,还有一个更加迫切的任务摆在面前,那就是尽快找到遇难船员被凶手抛入水中的遗体,入土为安。艰巨的形势让大家很快认识到,仅仅在北京隔空出拳是远远不够的,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前线成了唯一的选择。于是,10月13日,由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主任郭少春担任组长的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工作组应运而生,而我也成为工作组一员,开始了令我终生难忘、困难重重的15 天行程。
2011年10月13日
这段行程困难重重不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早在工作组尚未出发之时,就遭遇了第一个难题: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事发地——泰国北部小城清盛?原本,从北京直飞曼谷,再从曼谷转机到清迈,然后乘车前往清盛是最简单也最省时的办法。但天公不作美,同样是在2011 年10 月,泰国遭受罕见暴雨袭击,首都曼谷市内积水一日数涨,逐渐向机场逼近,到了10月13日,曼谷国际机场已临瘫痪边缘。在此情况下,是按原计划冒险经曼谷转机,还是另外寻找一条更加可靠、但也更加难走的路径,成为工作组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最终,工作组选择了后者,宁愿更累一些,也要确保及时抵达事发地点。这条路是这样的:先从北京飞到昆明,再转机到西双版纳,然后换乘汽车从陆路进入老挝,经8 小时行车后抵达老挝与泰国交界,最后乘船渡河抵达清盛,可谓是水陆空兼备!
透过飞机舷窗,远处的天空不时划过道道闪电,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是如此刺目,却也如此短促。不知为何,对此我总是情有独钟,一如两年前在南海的14个日夜,我也总是喜欢在夜晚走到甲板上漫无目的地看着黑暗中平静的大海。苍茫大海中的孤舟,无尽夜空中的航班,总会让我觉得有种异样的温暖。虽然已经高负荷工作了好几天,虽然已是深夜10点,但我却毫无困意,满脑子都在想着即将开始的工作。从事领事保护工作已经快3 年了,一方面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基本上经历了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成立以来的绝大部分重大案件处置,从菲律宾“8·23”人质事件到利比亚大撤侨,再到协助在日本的中国公民撤离地震海啸灾区,可以说,我也算是领事保护的“老鸟”了;但另一方面,能够参加前方工作组到第一线进行案件处置,对我而言却是第一次,所以无论这次工作多么艰苦,我都格外珍惜。同时,我也难免心中忐忑,担心工作做得不好。想到这里,我忍不住看了看坐在身边的领事保护中心副主任,2010年的海地地震、菲律宾“8·23”人质事件、利比亚大撤侨,他都作为工作组成员奋战在最前线,在历经磨难的同时也锻炼出了一身超强的工作能力。
2011年10月13日 23时
饱受颠簸的飞机平安降落在昆明机场,在等待转机的间隙,来自外交部的工作组成员与来自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的同事会面,在此我第一次见到了中国最顶尖的刑事侦查专家、法医、现场痕迹专家和DNA 专家。在之后的接触中,我慢慢明白原来中国的刑事侦查技术并不比美国差多少,至于美剧CSI 中那神乎其神的刑事鉴定技术则还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2011年10月15日 1时
工作组全体人员抵达西双版纳机场,与早已等候在机场的云南省外事、公安部门同事汇合,然后驱车前往宾馆。此时的我,早已困倦不堪,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倒在床上。抵达宾馆后,还没来得及将行李放回房间,大家就都集中到了临时会议室里,听云南省的同事介绍前期调查情况。除了文字,还多了一张张照片——血迹斑斑的现场、从河里打捞起来的遇难者遗体等,在还没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备的时候,猛然出现在眼前的画面,强烈的刺激着我的神经。虽然说,作为一个男人,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在网上、电视里看过很多更加惨烈甚至恐怖的画面,但那些东西要么离我的现实生活很远很远,要么就根本是假的,因此要论心理冲击力,远远比不上在这个雨夜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这一张张照片,因为它们就活生生地存在于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老实说,我非常希望负责放幻灯片的同事能放得快一点,但他偏偏放得无比缓慢,而且循环往复,唯恐我们看不清楚。幸亏距离晚饭已过去近10个小时,否则我很怀疑我是否能忍住胃里的翻腾。
2011年10月15日 3时
回到房间,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脑子里却不停闪现出刚刚看过的照片,不仅睡意全无,胃里更感到一阵阵难受。不得已之下,只好起床打开电视。实在是感谢那些24 小时播放的电视台,看了半个多小时各地新闻,最后总算在天快亮的时候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会儿。
2011年10月15日 7时
工作组全体成员准时登上云南省准备好的中巴车,在云南外办小杨的带路下,经过中老边境磨憨口岸,进入老挝境内。又是一路颠簸,只不过从空中转到了陆地。所有人都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不时整个人都被从座椅上颠了起来,一下子蹿起老高。但奇怪的是,即使是在这种要命的路况之下,大家仍都先后进入梦乡,呼噜声此起彼伏,即使被猛然颠醒也能很快再次入睡。经过9个小时的车程,工作组终于抵达了与目的地泰国清盛一河之隔的老挝边境小镇。坐在木船上,看着不远处另一艘满载大家行李的木船和船头船尾各一名工作组同事,不知为何,我心里莫名浮现出《西游记》里师徒四人携带经书坐在大龟背上漂洋过海的情景。不过还好,我们没有遇到发怒的大龟,很快就带着行李顺利渡河,见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中国驻泰国使馆高振廷参赞和泰国当地警方,暂时结束了一路的跋山涉水。
提起金三角,绝对是声名在外,犯罪天堂、毒品之都,一如罂粟花般神秘而危险。但在我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时,最直观的感受却是风景秀丽、安静祥和。近处湄公河静静流淌,远处青山连绵,一路所见虽无广屋华厦,但却不失精致整洁。不过很快,紧张就成了主旋律,让我再也无心欣赏路边的景致。早在从西双版纳出发之前,云南的同事已经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前金三角的情况,简单而言,就是鱼龙混杂,危险重重。据说多年以前,还发生过一起某国公职人员在调查期间遇害事件。这次工作组过来,肩负推动案件调查的重任,也必将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危险。老实说,出生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北京、远离阴暗危险的我,听到这话,心里还是忍不住掠过一阵寒意。
(未完待续……)
作者:梅皓 时任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干部
(本文节选自即将于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外交官在行动》一书。)
本文内容,均为真实领事保护工作经历。为保护隐私,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