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杜坚)在缅甸华侨战工队

编辑:伊水南流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6-05-24 14:47:18 共2348人阅读
文章导读 母亲(杜坚)在缅甸华侨战工队

母亲在缅甸华侨战工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作者:杨缅昆  杨缅燕 2015-04-02

来源:伊水南流

    母亲 原名杜雪痕,参加革命后化名杜坚,取坚强之意,该名一直沿用至今。母亲是厦门杏林马銮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于缅甸勃生。三十年代在读中学时,得到学校王琴鹤老师的启蒙,开始接受进步思想,阅读进步刊物,参加进步团体,对社会现象有了新的认识。母亲经常写些评论社会不良现象的进步文章,经王老师修改后,发表于仰光日报等刊物上,少年时代的所作所为,为以后参加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母亲参加革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缅甸。一批在缅甸仰华公学任教的热血青年,发动并联合缅甸各界进步人士,着手创立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仰华公学是父亲杨章熹创办的,当年它是进步青年活动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在皖南事变后,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中共南方局周恩来同志将一批国内进步文化人士如张光年(光未然,著名诗人、《黄河大合唱》的作词者)、赵渢(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李凌(曾任中央乐团团长)等人疏散到缅甸仰光。父亲热情接待了他们,并邀请他们在仰华公学教书。这不仅解决了他们初抵缅甸的吃住问题,而且为该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进步文化青年经常在校内举办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座谈会、朗诵会和歌咏会,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觉悟。学校的抗日氛围十分浓厚,“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就是当时学校流行的抗日口号。后来成立的战工队,主要领导和队员,大部分都是曾在仰华公学教书和学习的师生。

    战工队于1941年12月在仰光筹备,由于日本军队很快占领了仰光,1942年1月才在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正式成立。当时母亲还在缅甸南部城市勃生家中居住,当她得知战工队成立的消息,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参加战工队,将自己的青春献给抗日救亡事业。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说服了舍不得她冒着生命危险单身离家的长辈,与几位进步老师,历尽艰辛,几经辗转,终于来到曼德勒,实现了参加战时工作队这一抗日队伍的愿望。

    战工队是由一批朝气蓬勃、充满爱国热忱的进步华侨青年组成的。它是震响缅甸夜空最早的振奋人心的抗日怒吼。全队队员七十余人,来自缅甸四面八方。战工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唤起民众,团结民众,共同抗日。战工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大家一起睡通铺,一起吃大锅饭,领导也不例外。

    母亲参加战工队后,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有组织和协调能力,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得到组织的重视。担任战工队第二分队女同志的领导工作,并兼任第五组组长,同时还是战工队报刊《胜利报》的主编之一。

    战工队的生活紧张而有序。母亲曾写过一篇文章描述战工队生活的情景:“每天晨曦初露,男女队员们便活跃在云南会馆的广场上,在队委易韦同志的指导下,为强壮身体而勤奋操练,为掌握杀敌本领而学习射击。吃完早饭,队员们就三五成群外出活动,或张贴抗日标语,散发传单,或用缅语、闽南语、粤语进行口头宣传;……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队员们又为排练合唱节目和制造灯光道具而忙碌”。

    战工队成立后不久,在曼德勒进行连续三天的公演。节目有《黄河大合唱》、《团结起来》等。《黄河大合唱》由歌词作者、战工队总领队张光年同志亲自担任朗诵,音乐人赵渢、李凌分别担任指挥和乐队指导。尽管由于条件限制,乐器比较简陋,但参加演出的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以磅礴的气势热情高歌,再加上充满革命激情的歌词和雄壮优美的曲调,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团结起来》是张光年同志在战工队成立之后创作的,内容是揭露日本法西斯的野蛮暴行,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战斗,消灭侵略者。在曼德礼公演之后,战工队又到眉苗、叫脉、西保、腊戍、实皆等上缅甸的重要城镇巡回宣传演出。

    除了开展抗日宣传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为与英军协同抗日初抵曼德勒时,因为语言有困难,战工队派出数名精通英文和缅文的队员做翻译,帮助远征军与当地英军和曼德勒缅甸当局联络,以解决远征军的汽油供应和交通运输等问题,得到中国军队和英国军队的赞赏。

    战工队的抗日活动,不仅轰动了整个缅甸,而且也影响到国内外。当年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不少有关战工队的文章和消息。英国路透社也曾作为一条重要新闻,报道了战工队在缅甸的活动。

    战工队抗日活动得到了侨胞的赞扬和支持,但也招来了日军的仇视。1942年4月,在战工队到医院慰问负伤的中国远征军战士的第二天,日本军队出动了十几架飞机,猛炸战工队驻地曼德勒云南会馆,顿时辉煌的建筑毁于一旦,炸弹落于母亲几米外的地方。母亲虽幸免于难,但无情的炸弹却夺去了三名队友的生命,还有两名队友受了重伤。此外,队委魏磊同志在战工队撤退时,奉命留守,后因抢救一位落水者不幸牺牲。母亲经常向我们提及这些为抗日事业而长眠在第二故乡的战友们。

    在日军占领全缅甸的前夕,战工队根据上级组织的要求,撤退到云南昆明。回国途中历尽常人难于想象的艰辛。正如张光年同志在《伊洛瓦底战歌》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含泪告别死难的同志们,告别伊洛瓦底江,沿着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高良工山、尖高山(大雪山)、绛坡的崎岖山道,在日机扫射下日夜奔驰的种种惊险遭遇。我们以野菜为食;与猿猴为伴;深夜里以熊熊篝火和大声鼓噪抵御虎豹豺狼的窥伺;黄昏中以伪装的临战队形对付少数敌骑的追踪。我们以革命的友爱和乐观精神,自觉的组织纪律性,战胜了多次死亡的威胁。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艰苦行军,我们一个个鸠形鹄面而又精神振奋地回到了多难的祖国”。

    经过战工队血与火的洗礼,母亲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强。在云南与早已是党员的父亲结婚后,母亲随父亲根据组织安排走南闯北。1946年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半年后又重返缅甸,一直在做团结缅甸华侨的进步工作。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商务印书馆和华侨大学工作。

    2005年,母亲在华侨大学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那时母亲已卧病在床,当她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潮澎拜,热泪盈眶。这位20岁就参加抗日救亡事业,不为名不为利,一生无怨无悔追求进步的普通教师,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斗转星移,如今母亲已95岁高龄,许多事情已经淡忘。然而,当我们告诉她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她情不自禁唱起《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歌声是那么有力,神情是那么专注,仿佛她又回到硝烟弥漫的伊洛瓦底江畔,又回到那如火如荼的战工队生活中……。


    母亲杜坚,原是华侨大学外语系教师。1985年在华侨大学离休。1995年至今居住厦门。


参考文献:

张光年:《伊洛瓦底战歌》序言

郑祥鹏、吴章彬《记缅甸华侨战工队》

郑祥鹏、陈尊法《仰华公学与战工队》

杜坚:《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杜坚:《杜坚自传》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