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恩之子——吴庆星

编辑:海丝小镇 文章类型:缅华人物 发布于2018-05-07 08:03:56 共4464人阅读
文章导读 仰恩之子——吴庆星

来源:海丝小镇

    吴庆星先生(1935-2005),汉族,缅甸华侨,仰恩大学创办人。祖籍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霞井侨村山边自然村(现仰恩村),1935年出生于缅甸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缅甸后,吴先生随父母回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随父母重返缅甸居仰光市郊的沃降埠。

    吴庆星的父亲吴善仰,1908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北郊的霞井山边村。1921年,就跟随堂亲背井离乡,远赴缅甸谋生。后来,吴善仰不远万里,返乡成亲,与父母为他订下的妻子杜恩成亲。

吴先生的父母

    1957年,吴庆星在缅甸中华中学任球队教练,结识了妻子林惠,青年吴庆星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年轻活泼的女孩,并展开了积极的追求。1959年,吴庆星与林惠在缅甸结为夫妻。

吴先生与缅甸中华中学篮球队

    1970年,吴庆星先生在香港注册了和昌企业公司、荣星珠宝有限公司,并携妻子儿女迁居香港。1972年,吴先生的业务又辐射到了泰国,在泰国注册了和昌(曼谷)有限公司。这些标志着吴先生已经走出父亲的荫庇,开始了独立创业之路。妻子林惠则一手操持起这个家庭,崭新的生活开始了。

吴先生一家迁居香港前与在缅甸的家人合影

    1986年5月,为了实现先父的未竟事业,吴庆星先生放下了繁忙的商务活动,带着父亲的临终嘱咐,从海外辗转回到故乡。吴先生连续多天不辞劳累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翻越山岭,一次又一次地踏遍霞井侨村(现今的洋坑村和仰恩村)的山山水水进行实地勘察。吴先生看到:地域辽阔、山清水秀、环境幽静、交通便捷,是个创办学校、培育人才、发展山区经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好地方。吴先生思考:农民穷,要通过兴学育才,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家乡穷,要通过投资开发,引进高新科技项目。

    经过走访和踏勘之后,吴庆星先生独个凝神思索,毅然改变了原定建小学的计划,继而又打消了办中专的设想,果敢地决定要在这山沟里创办一个集教育、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系列工程,首先是着手创办一所集动物科学、养殖科学和生物工程等学科的高等院校,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经过一番筹划,仰恩系列工程的首期主体工程占地600多亩高等学府于1987年2月破土动工了。

仰恩大学

    历经多年努力,一幢幢依山面水、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雄伟壮观而又优雅别致的高大建筑楼群雄伟地屹立在仙公山下、仰恩湖畔,包括教学、科研、办公、图书、多功能的大礼堂、仰恩基金会、师生宿舍、银行、商场和体育场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仰恩大学经历了二个发展时期:第一个发展时期为“捐资公办时期(1988年6月至1994年6月);第二个发展时期为“独资私办时期(1994年7月起)。

仰恩大学 第一教学区

    199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吴庆星先生家族组建的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更名为"仰恩大学",全方位赋予私立仰恩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并作为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

吴先生在学校观看表演与演员亲切握手

    仰恩大学经过几期工程建设,到2004年后建成第一、二、三教学区,并建设附属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形成初具规模的仰恩大学城,总占地约2000多亩,校园风光优美秀丽。

仰恩大学城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在建设仰恩系列工程首期主体工程的同时,吴庆星先生引进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让贫困山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当年建立了一个以开发区为中心的,集旅游、观光、疗养、度假、教育、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农业大观园,拉动马甲镇经济发展。

    吴庆星先生一是为国,二是为家,既为遵父母之命,这是小家;又为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这是大家。吴先生常说一句话:“没有国,哪有家,只有国家强盛,自己的家才能好。”

    仰恩大学建立之初,吴先生就要求学校每天升国旗、唱国歌,组建国旗班,专门负责升旗。在当年许多公立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对升国旗、唱国歌并未形成制度的情况下,在许许多多年轻学生家国情怀越来越淡薄的背景下,吴先生的这一份坚守的重要意义自是不言而喻了。

仰恩大学 第三教学区

    吴庆星先生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先进理念,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学校始终坚守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学会做人、守信笃行;学会做事、创业有成”的育人目标,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实践养成相结合的育人途径,都是值得仰恩大学的全校师生永远传承下去,并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8年,吴庆星先生亲自为仰恩大学设计绘制校徽。其图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北郊最高峰的仙公山,仙公山俗称双髻山,因形似古代书写用的笔架,故又称笔架山,是中国儒、佛、道三教融汇的名胜古迹之一,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仰恩大学依山傍水,东临仙公山,人杰地灵,迎着朝阳,光芒四射,寓意学校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英才辈出,群星璀灿。

仰恩大学校徽

    以上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仰恩之子》,本书全方位地介绍吴庆星先生的一生,内容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本看看。

《仰恩之子》作者:霍达

    这本书是记述私立仰恩大学创办人爱国华侨吴庆星及其父母和家族倾毕生之力创办仰恩大学,为家乡和祖国的未来无私奉献感人事迹的纪实文学作品。书中充满感情地讲述了吴氏父子两代的生平和理想,为祖国的未来“治贫,先治愚”的见识和身体力行、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

    霍达:国家一级作家,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向吴庆星先生致敬!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