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缅甸华文教育中 美育的效能及启示——兼叙美育特点(澳门 张平)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政策法律 发布于2014-07-06 11:00:07 共3595人阅读
文章导读 略谈缅甸华文教育中 美育的效能及启示——兼叙美育特点(澳门 张平)

 

略谈缅甸华文教育中 美育的效能及启示——兼叙美育特点

澳门 张平

一、回顾缅甸华文教育    

    缅甸华文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从口耳相传到私塾型的教育,再到正规学校的出现(1903中华义学),再形成一套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基础教育系统后,上世纪六年代中期(1965年) 华文教育受到当地民族主义的重创后,又再轮回为不得超过十九人的补习班教育(人数不定)。

    缅甸独立后的发展也正涉经成长中的坎坷和曲折。1970中缅两国的友好逐渐恢复升温,补习班教育随之复苏。1990年后,特别是在1996以后获更大发展。年当地政府对补习班教育予以更宽松的默许,各地纷纷以佛经学校或某某语言、或计算机培训中心等招牌形式出现,在缅北则也有以‘某某学校’的校名出现。生数也遂渐突破19至百位数、千位数。

    又由于地理和地方管治氛围的差异,缅甸华文教育逐渐形成北强南弱的态势。但近十年来(1996-2007),以仰光为中心的缅南各地的华文教育,也呈现出更为活跃的发展景象。瓦城及以北各地的有不少些补习单位的校舍,其建筑可说宏伟壮观。腊戍、瓦城、东枝、密支那、丙弄等华文补习学生人数规模较大。有些补习单位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元化:有较正规课程系统的小学班、普通话会话班、幼儿园、成人汉语速成班、也有中文托福培训班等等。

    如笔者在东枝城参观了(2006.8)兴华中学(据介绍生数约1500左右)、果文中学(生数约600左右)、华东语言与计算机培培训中心(生数约1200左右)绝不逊于过去教育的黄金时期。但学生的学习都在当地缅甸公共教育之课余时间进行。若在白天去参观,各教室里是空空如也。南北各地各补习单位都得向地方政府申报,但绝大多数没获得正式准办的批文。只以默许方式予以生存(除以带有经济性的团体,如某某语言培训中心之类极少数有获批准外,绝大多数没获批准,这也就是令人最揪心不已的事)。

    今时今日纵观缅甸华文教育,可看出缅甸华人在这一百多年来,努力融入缅甸社会主流的同时,从不停止为承传自己的民族的文化而作不懈的努力。不了解底细的外国记者或游客到缅甸,从表面上很难觉察到这里已被‘化整为零’的华文教育组织方式、组织单位的存在。

    现在的华人子弟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是:在缅甸公共教育系统(即缅甸政府办的学校)学缅文、英文、数理化、生物,缅甸史地等全科知识。可通过参加当地十年级统考的大学入学试,直升大学。取得大学入学资格和十年级成绩后(正常进度16岁考十年级),加上相关补习,就成为转向周边邻国(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或远赴英、美、德、日、韩等地,升读专科或大学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当今华文补习教育,主要学汉语汉字,有条件的也安排各类学科知识。再经相关辅导,进行各科知识的整合后,通过相关考试转向中国,台湾等地升大学。现(2007年)己在广州暨南大学和福建泉州华侨大学(从2000年开始),就读的留学生大约各有一百至二百多个。在新加坡升大专的,也为数也不少。有的已留在当地工作。也有少数转到欧美,大多数是留在缅甸升大学。

    学生的选择受其家庭的经济条件、个体发展和谋生的需要、个人的兴趣和文化知识的基础水平等条件制约。而缅南的学生由于系统学习华文条件较差,较缅北更偏重缅甸政府公共教育系统的学习,争取考上 “十年级升大考试”。之后面他们在通过课外补习强化英文、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然后带着 “缅甸准大学生”资格,争取走出国门,提升专业水平能力,改善家庭经济。

    走到今天,缅甸华文教育是历经了英殖民期、抗日战争和日占期 、战后英殖民期、缅甸独立后的复苏期, 军政府上台后的的缅甸社会主义时期、军政府改革开放时期。华文教育兴衰,跟随各时期当地在朝政府的执政眼光、气魄和开放程度;跟中缅两国政府的友好关系的状况;华文的世界经济功能的不断提升而发展演变。

二、缅甸华文教育活动中的美育

    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华文教育都担负着,培养对华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承传中华民族道德思想文化的任务。自从1903年正规华文学校出现后(中华义学、福建女子学校,美以美会学校等等), 华文教育逐渐完善各学科的知识教学(包括英缅文),体育和属于美育范畴的各类艺术教育(包括排入正课的音乐课,美术课;语文、书法和其他学科都以不同方式蕴含美育因素)。华文教育在客观上,为促进华缅各族的友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至二战前,全缅己有二百五十多所华文学校,战后恢复发展至三百所左右。各校内或与校外缅华社团(包括商业、艺术、各行业技术、宗亲等各类团体)联合,在各中缅节庆或特定主题的专项活动中,开展的各类文娱活动,包括有故事报告,歌咏、独唱、朗诵(集体和个人)舞蹈、戏戏(包括歌剧、话剧)、快板、相声、口技、谜语、象棋等的比赛或表演等,都曾为缅华社会和当地缅甸各族朋友,带来温馨、欢乐和富有陶冶性的审美享受。

    华文教育通过的艺术教育活动,总是和缅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美育的作用。二战前即上世纪三十年代,缅华教育和缅华文化活动走进更活跃的年代。如1938年4月成立的「缅华救亡歌咏团」,是由来自武汉的女音乐家林亭玉(当时任粤侨育德女校校长)为团长兼教谏的「缅华救亡歌咏团」,进行了热火朝天的抗日救国歌咏活动。当时有首救亡歌曲<<心头恨>>,歌词中有道:「种子下地会发芽,仇恨入心也生根,不把鬼子杀干净,海水也洗不清这心头恨」,对全缅华包括各学校师生,起了振奋人心的宣传和鼓动,产生了巨大的抗日效应。同时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吴章彬、郑祥鹏姐弟、冯励冬、杜正平、叶振荣等都是当时的团员)。抗日期间,以张光年为首的抗日战工队,也以歌咏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黄河大合唱>>(在海外缅甸是首演国)多次的演出,激励了无数的中缅观众,包括受慰劳的英国军人也起立,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歌词的激情,通过雄美的旋律,有节奏地、打进了听众的心灵,划破了心灵的平静,激发了抗战意识,掀起抭日热情。

    二战后,各地华文学校出现过魅力无穷的艺术活动和文娱表演:如仰光华侨中学的歌剧<<红霞>>;应棉城培植中学邀请,以萧维梅为团长的,由108个圆组成的阵容鼎盛的‘华中歌舞团’,在1959年2月7日至9日(春节期间)在棉城进行三天表演,演出包括有中缅歌曲 ‘中缅友谊万万年’、 ‘大茶山’等十六个精彩的歌舞节目。观众总数约六千(见<<华中歌舞团在棉城>>1959.2.13新仰光报)。

南洋中学成功排演过<<逼上梁山>>、<<屈原>>、 <<张羽煮海>>、<<巧媳妇>>、<<望夫云>、<<巧媳妇>>、<<桃花扇>>、<<三家福>>和<<刘三姐>>歌剧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影响比较大,比较成功的演出。演出时,都邀请了当时、当地的缅甸高级政要官员和文化部长等观看。

    仰光其他各中小学,缅属各地中小学都有很多成功的艺术活动和歌舞表演。

    1952-1964间,仰光兴辨了十三届的春节文娱广场,每年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文娱方面大致有:音乐台 (欣赏声乐 、奏乐等)、电影、文化宫、灯谜、话剧、歌剧、地方剧、缅剧、杂技表演、歌舞表演、集体舞活动等等;还有祖国建设图片展览、历史文物展、商品展和书摊等。为陶冶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每年七天,吸引了仰光和缅甸各城乡的广大华人和缅甸朋友,把群众引向健康的文体活动,反应十分热烈。过年赌博的陋习受到空前的冷落而式微,给新年带来了新气象,起了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作用,至今人们仍津津乐忆、乐道。

    当今华文补习教育时代里,仰光巨轮社,仰光文恊(在1999.5.24;5.30)分别举办了1967年以来,第一次缅甸华文补习班学生普通话演讲比赛;中秋联欢会的中文歌曲比赛等。

    缅北各校依各自条件,开展中缅节庆的各类文艺活动。如瓦城福建同乡会文教组带领的,福庆佛经学校自1997以来每年10月份举办‘格腾’袈裟布施会和校内联欢会活动;中秋节‘华文诗歌演唱会’, 现今仰光各补习教育单位,如缅华妇协办的幼儿华文补习班、“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海燕歌泳团等,以及瓦城及缅甸各地补习中心和社团,在的举办中缅不同的节庆活动中都尽情献歌献  舞,陶冶民众,这些文艺活动都构成缅华教育以至整体缅华社会的艺术教育课堂,它属美育活动的范畴。


三、 美育的教育效能及启示

    在美育活动中,观看者、和参与各项艺术节目的训练、表演,或参与台前、后台工作的学生,就算很平常的小小工作、小小表演者 ,都同时得到审美享受,受到艺术的薫陶,往往令其人回味无穷、津津乐道以至身终生难忘。伴随艺术内涵又产生了深邃的教育意义:形成长期自觉自我去修身、齐家、爱乡、爱国;学会尊重与愽爱、勤劳、正直、守法,努力上进等的良好思想品性。

    美育教育效能的及启示。农作物健康成长除了土壤、阳光、水之外根据需要需施‘速效肥’或 ‘长效肥’;而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美育具有持久的教育效能,或可说它是一种教育的‘长效肥’。

    由于美育效能持久,应该按不同时期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巧妙组织运作,加强美育活动,切不应衰退,应注意不断培养新人,持久延续发展 。

    就算在没有正视学校教育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性艺术活动,包括缅甸文化节目,去实现美育的教育效能,为中缅 ‘瑞苗、胞波’服务。

四、浅探美育

    育美的作用为何会有那么深远效果,因为它有其独有的特点、任务和实施的原则规律。为能更重视和主动积极开展美育活动,仅对育美作以下粗浅探讨。

<一>美育是什么。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是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学校全面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以其自身特有形式,在全面教教育中起着其他几育不能替代的作用 (当然它也不是万能) ,是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

    美育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美的物事,产生了审美意识,逐渐有了审美教育。中国古代和外国西方的古希腊教育都把美育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认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

    近代系统的美育理论是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首先建立的。他于1795年发表了<<关于对人进行审美教育的书简>>,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王国维在廾世纪初1906年发表<<论教育之宗旨>>,把西方近代美育理论介绍到中国。民国初期,教育总长蔡元培,把美育确立为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一。

    艺术教育活动不等于美育全概念,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受广泛(不论男女老少)欢迎。

<二>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区别和联系

    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区别。美育的根本特征就是,情感教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由情感再波及理智。教育的四大组成中(德、智、体、美),德育以分辨善恶、提高思想、培养良好品德为其任务,它居于首位;智育以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为主;体育以锻炼身体、促进强壮为目的;美育的任务是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导人上进,导人以善。各育之间有不同的分工,又都互相联系联互相促进。  

<三>美育的任务

    美育的任务是:

    (1)是培养正确、进步和高尚的审美观(即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美、美感、对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2)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和提高现实美的创造能力。(个人服饰的装扮设计、家居的罢设布置、产品装帧设计、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置等等的能力;对孩子的适度得体打扮也是一种审美引导)。

    (3)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即以美导善,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开发智力(美以真为基础),许多青少年走上爱科学,是傱自然美的欣赏开始的。如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学生时代就喜爱绘画、音乐、戏剧和诗歌等,对其探索自然奥秘有很大启发;以美怡情促进身心健康。

<四>、美育的特点与其实施的原则和方式

    (1)美育具有情感性特点。即指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陶冶情感为目的。美育在培养受教育者过程中,它不像德育那样按道德原则、从理论上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而是从情感上着手。

    情感教育很重要,好些些教育问题,道理讲通了,但情感上接受不来,也就无法去实行而迏不到目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由情感上升到理智去,影响人对事物的态度和处事原则、方式。

    对任何伟大事业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认识,还必须伴有热爱的情感倾向,那才会使人自动自愿地,十分乐意地为之百折不挠地进行奋斗,这就是美育的情感性特点的使然。

    (2)美育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实施美育的工具和手段有其独特处。无论自然美、艺术美还是社会美,都和特定形象分不开。因为一切美的形象,都是存在于一个个真有的事或物中。美感不会由凭空抽象思维而地产生,是主要靠视觉,从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而开始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审美一旦脱离了对美的形象的直接感知,就会变得一无所有。

  因此美育必须以提供审美对象(如一副画、自然美景、各类艺术表演等)作为教育工具。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动人的情感波澜是由美的形象掀起的。没有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就不能激发人们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无法实现陶冶情感和净化心灵的目的。

    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感,不能仅靠在课堂里进行抽象的说教。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实地欣赏祖国江山之美;或引导学生细心体味诗歌、散文、名画、优秀的文艺作品、影视剧等;具体描绘的江山美景等。

    这样可让审美主体(观赏的人)从始至终是在生动、直观的形象激发下,产生着情感体验;在优美迷人的山水形象中心旷神怡、产生美的感受,从而产生热爱生活、热爱乡土、祖国、热爱平民百姓的高尚情感。

  例如进行爱国之旅,到西安拜祭黄帝堎,使人感到自己靠近了始祖,我们自己的文明和进步源于人文始祖,并非虚传而是实在的。没有这个"起始"就没有今天世界民族之林中为世人公认的,五千年来延绵不断的,最为优秀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敬仰祖先,热爱和重视承传中华文化的情感油然而生。

    参观西安革命博物馆,大量的图片(加说明),大量革命战用实物等审美对象,使观看者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何等来之不易。参观过程是一个目睹实物,感知、理解历史,产生情感共鸣的接受教育的过程。

    2004年12月26日突发的印度洋世纪灾难海啸(29-12-2004澳门日报-D6版<<印度洋海啸可避免人命损失吗?>>),给13个受灾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特别是电视海啸灾情告急荧屏上,那滔滔巨浪、凶过山虎猛兽,来势汹汹地一泻千里,扑向沿海城市、乡村和旅游圣地。冲跨居屋和旅舍、厂房;淹没道路良田,使人无法逃避。悲从天降,瞬间哀尸遍野,千百万人无家可归或家破人亡,也有趁圣诞假,合家到布吉(泰国旅游圣地)海滩度假而遭灭顶之灾。

    那种悲情画面,使人无不为之心酸,引发心灵的震动,忘却其他,犹如亲陷其景,将心比己,产生恻隐之心,助人之情。这时无需成篇的说理说教,只靠是实景的形象就能掀起一场深刻的情感教育。

    因此美育对任何人,即不论男女老幼、不论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论逻辑思维能力强弱或教养优劣,都具强大吸引力、并使人易于接受。它易于普及,其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3)美育具有愉悦性的特点。这要求在实施美育时,不可用强制方法。即指在进行美育过程中,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使人在快乐中得到启迪。使审美主体获得审美享受。审美享受是情感与理智的双满足、缺一不可。

    审美的享受强调精神生活和情感活动,但对精神生活不能用任何强制方法。如硬性规定要全体学生参加某电影观赏,就有碍学生自己选择审美活动的自由、势必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这种情绪还会影响全体学生,有违美育的愉悦性原则。学生不乐于参与,那何来情感体验,更谈不上甚么欲望的纯洁化、高尚化。

    积极方法应该是,提供各形各色的富健康意义的文化活动,任其选择,让其发展正当的兴趣,学会自主性。因为众多学生存在不同的兴趣、爱好。当今许多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设置十几至几十种文体活动(包括有知识、文化艺术和体育等的广泛内容,任学生选择参加。规定在一星期内的某一天的下午,或每一天早上或下午的正课之外时间里进行。这也就是运用了美育的愉悦性原则。这也就是古希腊美学家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的美育原则。

  美育的愉悦性,强调让人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审美愉悦包括有欣喜、爱慕、崇敬、悲伤、气愤…..等等。不同的审美对象给人产生不同的愉悦、并从中获得教益。

    如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破坏毁灭给观众看,使审美主体产生悲愤的情感、从而产生珍惜和爱护、甚至不顾一切,支持正义的崇高的美德。也因而从心理上得到快慰和美感。

    喜剧则把人间无价值的东西撕开来给人看,使人在愉快的自嘲中抛弃过去的错误、不良性习,或在笑声中揭露和讽刺丑恶的现实,教人自觉地避弃它。

    (4)美育是一种以自由方式(这也是特点之一)进行的教育。美学家席勒说过美育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

  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是主动的,完全自觉自愿的,乐意的,并非受支配,受强迫的。

  它不像智育和德育,按排统一的教材,特定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原则与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束缚力。美育要根据众多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来提供多种审美项目,审美对象,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去选择、去参与,使他们的的情感、个性得到自由舒展,很自在的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启发、实现自我教育。

    提供的审美对象 除要考虑,者兴趣、爱好特点之外,还要求以能实现教育目的为前提。既要保证给审美主体最大的自由性,又要坚持实现美育的目的。

<五>注意事项

    (1)注意区分美的享受与享乐主义。美的享受与享乐主义是有根本的区别。享乐主义者抱着享乐至上的观点,为自己的享乐,可不择手段、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2)预防丑育的污染作用。美育目的特点是培养审美的人,塑造美的心灵。是以美育美,而丑育是以丑育丑。

  丑育也具有情感教育,形象教育及以自由方式进行教育这三种特征,但它的教育目的与美育根本对立。如黄色小说、黄色歌曲、黄色影视剧等,它以腐朽的内容,给人予赤裸裸的官能刺激。情感粗俗、低劣、卑下;形象虚假、扭曲、丑陋、。根本谈不上美感。不能把丑当美、它阻碍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健康发展、腐饰人的心灵、放射各种精神污染、危害社会。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复杂的。在美的事物中总难免也夹杂反映一些丑的东西。如一部优美的小说或戏剧、在塑造美的形象过程中,往往为暴露黑暗面,难免涉及一些丑人、丑事和丑物。因此在实施美育时,要根据美育的教育目的注意培养审美主体的鉴赏美的能力(区分优劣、欣赏和批判抵制),防止丑育的污染作用。

  (3) 在健康、幸福又求上进的正常生活中,1)工作、2)学习、3)身体锻炼、4)娱乐休息和精神享受,都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结构(时间和份量上),任何一方面过度都不利于心身健康,幸福和谐的正常生活。

五、建议

    (1) 缅华社会领导层应重视设法加强社会性美育活动。美育的教育作用和地位勿庸怱视,特别是在当今学生天压力大,厌学之风极易产生的时代,对美育的重视加强应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应投入相应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

    近十多年(1990年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后)缅甸华文补习教育虽然风雨坎坷不断,总也算有了较好地、较广泛、较连续发展了。但学生即要读华文又要读缅文的公共系统教育(小、中、大学的系统教育)。学习负担很大,华文教育以参加补习班方式进行,莘莘学子都严重缺乏文体活动。

    但可考虑:

    (a)由当地(各地)的华人各种社团联合统筹开展各种社会性的文化艺术学教育活动。如组织短途旅游,交流活动,开展电影欣赏讨论、朗诵、讲故事、写作和书法比赛等;

    (b)开展中、英、缅双向口头翻译比赛、书面翻译或演讲等各类活动还是有可能的。普遍发奖,鼓励参与的学生,结合活动,感受生活,自由发表文章,动笔者又再给予奖励。相信效果将是一举多得。这类活动,可由当地图书馆、或由某一社团主办,联系其他社团协办进行,营造各城、镇的社会阅读气氛,文化、美育活动氛围。

    (2)加强美育活动还需要音乐、舞蹈和中乐、西乐(乐器)专才,需解决人才问题:

    (a)充分发挥现有人才:各华文教育团体、各社团团结合作,能者为师,互相交流促进。

    (b)派出去学。选派一批适合的人选(青少年、中年,有兴趣,,有一定基础的)到外地学习音乐、舞蹈和中乐、西乐器等系统专业知识技能。如可派赴中国福建华侨大学<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习,(已于2007-7-4正式成立,<<鹭风报>>2007-7-12/06版)这是专为海外教育方向设立的。

    (c) 请师傅来教。2007年8月7日在缅甸仰光武帝庙参加了<<中国赴缅讲学交流团培训班开幕礼>>,喜见讲学课程内容除了有汉语语音、中国文化、汉语汉字、<汉语>教材教法之外还有幼儿歌曲教学、幼儿舞蹈教学、幼儿剪纸手工教学。

    参加开幕礼得到启发:希望缅甸缅华多考虑根据自己社情需要提出要求。如要求赴缅讲学交流团,增加为社团培训戏剧、话剧、乐器方面的吹、拉、弹、奏和敲击等方面课程内容,由各社团选派兼自愿报名来学 。

    (d) 因见为华侨华人传统文化中的的优良习俗、礼仪的承传,已见衰退。为此建议要求赴缅讲学交流团、为在缅的滇、闽、粤各籍华人增加相应的风俗、礼仪的等民俗教材。以利培养新人才,承传缅甸华人的民俗、礼仪(包括云南、闽南人、福州人、福建客家人、梅県人等广泛被接受的节庆风俗、宗教信仰、丧喜风俗体仪等),否则几代人后什么风俗、礼仪都将丢失。

    生活在缅甸,我们要入乡随俗,吸收缅甸优良文化习俗,也要保持自己的优良文化习俗。集多种文化于缅华,促华缅文化和谐发展。

    (3)筹设培养(缅华公共人才)基金和有效管理。资金、有效监管制度和执行操作程序等都需认真解决。资金方面可否集资成立合股公司模式之类的经济实体。

    如开创有关婚丧喜庆等服务行业,统筹承办各藉华人丧喜风俗礼仪(但凡各类婚丧喜庆之事,都可找到而需要的专业性服务,并能有效承传华人风俗礼仪)

    收取服务费加乐捐,専用于资助培养缅华公共人才。对人选要有严格的规限,原则应考虑为缅华公共服务的年限,和超年限后的长久兼职义务等等。这里只是提出一种思路,实践上要联系实际社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去解决。                            

   总而言之,要因地制宜,重视加强开展多项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民俗教育活动。这可丰富缅华文化生活,有效承传中华文化,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人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欣赏和评判的能力)、审美修养;提升缅华整体的文化素养;加强华缅与各族人民的文化艺术交流;促进华缅各族人民的友谊,携手共创缅甸的繁荣与和谐社会。


( 2007-9 写于 澳门  2014-5-略修改)

参考数据:

1)顾建华主编,<<美育新篇>.>北京中央电视台社会教育节目<<美育讲座>>教材   1991-5-1 。

1) 冯励冬 <<缅华百年史话>>  2002-3  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出版。

3) 郑祥鹏主编  <<黄绰卿诗文选>>   中国毕华侨出版公司出版  1990-12


(完)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