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舐犊情:众师浇开爱国花 长江后浪推前浪-赵润珍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7-06-16 12:58:29 共1606人阅读
文章导读 难忘舐犊情:众师浇开爱国花 长江后浪推前浪-赵润珍

作者:赵润珍

编者说明:

赵润珍老师1956年—1967年在中国女中附小任教,1969年回国安排在湖北黄冈工作,1980年移居香港至今。她的这篇文章是今年的一篇新作和2004年发表在《胞波情》一书中的一篇旧作合辑而成。我们做了一点史料和文字的订正。

中国女中附小是由旅缅华侨出资在仰光兴办的一所中文学校。其前身为中国女子公学,战后重建恢复时,改名为中国女中,分设中学部、小学部和幼稚园。后来只保留小学部和幼稚园。

这所学校云集了一批爱业、敬业的优秀教师,如:周颖如、周雅宝、林希智等,均接受过师范教育,是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教育工作者。她们以毕生精力投身于爱国华侨的教育事业,有的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中国女中附小教育质量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品学兼优,在仰光侨界颇有名气。因此,许多华侨华人都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子女送入学校,并在经费上给予资助。

我于1956年受聘到中国女中附小,成为教师队伍中的光荣一员,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在那里我与师生们有缘相识、朝夕相处,建立了佷深厚的感情。九十时隔近半个世纪的今天,仍然有割舍不断的情愫。她(他)们的身影和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令我久久地怀想、思念。

周颖如校长身材不高,梳着一个短发,衣着朴素,说起话来语速较快,透着一股干练和精明。她为缅华爱国教育事业可谓不辞辛苦,不为名、不为利,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60年代初,她奉调到缅华教联工作,并根据教联的指派,兼任华夏中学校长。她直言不讳,敢作敢为,无私无畏,一身正气,令人钦佩,堪称旅缅华侨的女中豪杰。不幸的是,她在1967年那场“劫难”中遇难,永远离开了我们。

周雅宝老师戴副眼镜,嗓门不高,说慢声细气,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她担任过教务主任,周颖如老师调走后继任校长。林希智、林希贤先后担任过训育主任。林希智后来担任副校长,协助配合周雅宝校长工作。她们团结广大教师,精心编排课程,严格教学秩序,经常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举办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写作比赛、美术比赛、手工比赛、讲演比赛。还有歌咏比赛和各类体育比赛,让学生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陈秀莲大姐身材较胖,一身福相,是学校的老校友,不挂名的校董会成员,也是我校的大管家,大到维修翻建的财务问题,小到购买教具的芝麻蒜皮小事,无不悉心料理妥善安排。蔡人伟老大姐是学校的会计兼出纳,她任劳任怨地为学校不辞疲倦地工作。

还有一批和我一样的年轻同事,如王玉治、施家宜、曾玛瑙、康宁英、杜美华等,为学校和缅华教育事业忠心耿耿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还有杨金彬、杨云英、吴佩美、黄秀凤、曹润盛、杜美玲、谢淑华、陈连发、林芳渊等教师不仅在教学上有一定造诣,而且具有一定艺术天分,能弹唱会跳舞,培养出许多能歌善舞的学生,活跃在缅华文艺舞台上。

每年国庆节和春节,中国女中的学生都要排练一些精彩的节目参加各种庆祝演出。如,荷花舞、小天鹅舞(芭蕾舞《天鹅湖》片段)、过铁索桥(《东方红》中的节目)等。我们的学生年纪虽小,但出色的演出却场场赢来暴风雨般的掌声。徐小英、徐新英、郑小玲、郑小明的表演给人们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郭丽琴演唱的《傻大姐》摘取歌咏比赛的一等奖,她的歌声当年风靡仰光城,时至如今仍有余音袅袅的感觉。第九届学生杜美玲后来曾以参加缅甸文化代表团,到北京进行友好访问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这些演出丰富了旅缅侨胞的业余文化生活,传播了新中国的艺术成就,起到了凝聚和团结侨胞的积极作用。

中国女中附小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播爱国进步思想,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爱侨情结。学生们也不辜负学校老师的培养和期望,在读完六年小学后,有的以优异成绩考入仰光的华侨中学和南洋中学,有不少学生还考进当地的医科大学或工程学院,还有少数留学到美国、欧洲。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建树。如在香港卓著有名的陈联芳、王锦麟医生,还有在商界的成功人士王锦彪,不仅事业有成,还热心公益事业,为侨胞事务出钱出力,担纲香港缅甸华侨互助会的主席。

康宁英老师迁居澳门,在生意场上获得成功后,继续发扬热心侨胞公益事业的传统,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侨胞朋友们。更多的学生是在我们的感召下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前面提到的杜美玲回国深造,后来担任甘肃侨办副主任;王如莺依然遵循校方教诲,努力工作出成效。还有许多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应尽的力量。

我两次回缅甸仰光省亲,中国女中附小的校友们都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宴请我们。近五十年的岁月蹉跎,我已从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满头青丝的老年人,眼前的学生们也已经步入中年。然而,他们对母校的热爱依旧不减当年,仍然对老师的教诲铭记在心,充满感激与谢意。学生们的情义深深地打动了我,泪水在不经意间盈满眼眶,眼前一片模糊,咸涩的泪水流进嘴里,与其说是对自己苦涩、曲折人生的感慨,母宁说是面对学生感受到的温馨、自豪、骄傲、甜蜜、幸福……

一天,整理抽屉发现相册,不禁停下手中的事情,坐下来仔细翻看,一张张旧相片映入眼帘:一群小学生,个个笑容满面,充满活力的青春像喷薄欲出的泉水涌动在每个孩子的身上,那样的阳光四射,那样的朝气蓬勃,荡漾着无限的生命力,我端详着,辨认着,思绪将我带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我出生在二战日寇侵华,侵略太平洋的动荡年月。父母就业无着落,家庭生活穷困。我上学到初中毕业,就早早地出来工作。后来在工作期间,我才完成大学函授课程,拿到了大学文凭。有幸从事了华侨教育事业,应聘在缅甸仰光中国女子附属小学任教。

记得那时,每天清晨七点多钟,轮值的老师要站在校门迎接学生。住家远的学生乘校车过来,住家近的学生则三三两两结伴步行而来。女生梳剪着短发,上身穿白色的衬衫配深绿的裙子,男生多理平头,也是白色的衬衫配深绿的短裤。个个穿着干干净净的白鞋,朴实无华的衣着衬托着天真烂漫的笑脸,跳跃地蜂拥进入校门,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校门口一片睻闹。见到值班老师时,他们都会礼貌地向老师鞠躬行礼,并轻声地说道:“老师早上好”,然后沿着楼梯,井然有序地排队上楼,鱼贯般流入各自的教室。轮到我值班时,我常常站在校门口,接受学生的问好,感受着身为教师的职业荣耀。

在学校,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是我的爱徒,我对他们视同自己的子女一样。当他们小学毕业,升到中学读书的时候,我仍然关注着他们,与他们继续保持着联系。

六十年代,一大批学生纷纷奔回祖国,他们都知道回国就意味着要吃苦,但他们义无反顾,为了上大学,学本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无奈,他们回国不久,一场“大革命”让他们远离了课堂、远离了知识、荒废了学业。岁月如梭,转眼间他们已为人父,为人母,领略了人生的沧桑,磨练了意志,他们没有沉沦。

七十年代,他们同样以当年义无反顾的大无畏气概,重走父辈之路,奔向世界各地,重打旗鼓,另外开张。照样顽强拼搏,活得精彩。

如学生吴国平,早就移民到美国三蕃市,我每次去美国都会去看他。当我走进他那排满书籍的书房,我的心被震撼了。他人虽然已过半百,依然酷爱读书,并在修读大学课程。他向我表示:”老师,我要圆大学的梦!”要追回远逝的梦想,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我从心底里欣赏他,赞扬他,默默祝福他获得成果。

不少学生成家立业后,非常重视后代的教育与培养,子女们也非常努力与争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许多子女不但圆了父母寻求读大学的梦想,更是百尺竿头,又上一层楼,顶天立地地站在为社会服务的岗位上。他们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希望,他们为父母争了光,为我们缅甸华侨添了彩,是我们华侨的骄傲与自豪。

我更希望这些华侨后裔能够传承华侨的光荣传统,热心于教育事业,把崇尚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世界和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争,没有动乱是教育的福祉,也是孩子们的福祉。

2016年9月整理

本文刊载于《难忘舐犊情——纪念仰光中国女中百年华诞》

2016年12月,缅华笔友协会澳门出版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