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舐犊情:那些年中国女中的体育课-陈君穂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7-06-16 13:13:39 共1689人阅读
文章导读 难忘舐犊情:那些年中国女中的体育课-陈君穂

作者:陈君穂

打开缅华文人陈孝奇先生编的《缅华四十年大事记(1911~1950)》,上面写着:“1917年元月12日,仰光中国女子公学开办”。

中国女子公学,就是中国女中的前身。所以,中国女中的校友,便把1917年当着母校创办的元年。

明年,就是2017年。中国女中创办就要满100年了。校友会又在忙着筹备纪念活动。从夏天开始,我的儿子、女儿就不停地在我耳边念叨,说校友会要出纪念特刊,请老师们写回忆文章,让我也写点回忆母校的文字。我今年已经94岁了,让94岁的老太婆写文章?这几个孩子在和我开玩笑!我每次都一口回绝!我说,我都忘了,都不记得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平平静静的,不要再去惊扰过去了!

但是,过去的事情,真能过去吗?

过不去的!在我心里,过去是一道永远迈不过去的坎。我又怎么能忘记我曾经在中国女中工作过的日日夜夜!怎么忘记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挚友,尽管她们中间的许多人已经早我离去!当然,我更不会忘记那些我教过的孩子,他们早已长大成人,养儿育女,甚至抱上了孙子,他们每年都会有人来看我,看看我这个还在世上坚持的老太婆!因为中国女中战后复办的那批创业者,就剩下我这个“古董”了!

我的好朋友林希智的儿子当了中国女中百年纪念特刊的编辑,他也打来电话,说现在古董也要“与时俱进”了,非让我讲两句,他要替我整理成文字。唉,看在故去老朋友的面上,我就讲两句吧。

说起中国女中,我最熟悉的就是体育课。因为我在那里教了将近20年的体育课。我就讲我印象最深的三件事吧。

中国女中为什么要开体育课?

记得那是1947年,陈秀莲大姐来找我,让我去刚复办的中国女中教体育。当时我听着有点一头雾水,中国女中的校舍挤在在十六条横街,一座二层的木制小楼,不要说操场,连块空地都没有,也要上体育课?

陈大姐坚定的说,要上的!没有体育课,学生都长成“豆芽菜”了,那怎么行!陈大姐的话,代表着中国女中所有创办者的意见。

我到学校去,见到了周颖如、林希智、王一芒,还有后来的周雅宝。她们比陈大姐多了几句话,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不光要上体育课,还要上音乐课、美术课。这几位学校的负责人无一不用同样的口气回答我,并劝说我加盟中国女中。我被她们的精神和意志感染了,  

因为我懂得,大家也都懂得,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体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那时二战刚结束,小日本对中国的欺辱大家还都记忆犹新。中国人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就得从娃娃抓起!(这里系笔误,陈君穂老师的原话是从小学生抓起,笑!)

干!我心头一热,就进了中国女中。没想到,我在那里一呆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啊,我的青春年华,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都留给了中国女中的体育课了。刚去的时候,同事们亲切地叫我“阿穗”。后来,我就听到她们的孩子喊我“阿穗姨”。到学校被缅甸当局收归国有的时候,竟然已经有小娃娃叫我“阿穗婆”了!

中国女中怎么上体育课?

一个体育老师最大的悲哀,就是学校没有操场。没有操场的学校,就像战士没有武器。这仗怎么打?但是,这仗还得打!用后来一句时髦的话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开始,中国女中的体育课就是在学校一层的过堂上课。后来五十尺路盖了新校舍,一层有大厅,空间就宽敞多了。到后来,大厅办了幼稚园。我们就搬到四层楼亭的天台去上课,那里空气更好。就是楼层高,老是担心出安全事故。

那时候,体操一直是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好像是1951年开始,国内开始有统一的广播体操,我们立刻照方抓药学习推广。从第一套广播操一直教到到第四套广播操。每套体操的难度都有增加,记得第三套体操还增加了一些武术动作,学生很喜欢。

除了体操,我们还教学生体育游戏,包括叠罗汉。高年级学生才能上课叠罗汉。在校舍中,活动量最大的就是跳绳。中国女中的学生中不乏跳绳的人才,他们很快都能掌握合脚跳绳、换脚跳绳、左右开合跳绳、前后开合跳绳、一摇两跳。我一直佷奇怪,人的才智才能好都像是被压榨才能表现出来。越是没有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我的学生怎么都成了体育天才。

为了让学生能在更开阔的场地上体育课,后来我就想了借操场的办法。我的先生黄铁耕在《新仰光报》做事,他也是体育爱好者,是黑猫体育俱乐部的会员。经过他的联络,黑猫体育俱乐部同意每星期借几次操场给我们上体育课。

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带学生去黑猫俱乐部上体育课的情景,看见孩子一下校车就高兴地跑向操场,听到他们欣喜喧闹的叫喊,我的心都醉了。

一来二去,我们和黑猫体育俱乐部结了缘。再后来,中国女中学生日增,索性把幼稚园搬到黑猫俱乐部的空房去办,改名叫黑猫幼稚园。我和我的学生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上体育课的操场。

中国女中也要拿比赛第一!

体育是一种竞技活动,竞赛是体育的一种境界。只有竞赛,才会让运动者热血沸腾,才能领会体育的精神和价值所在!

缅甸华侨一直有组织各种体育竞赛的传统。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仰光的华侨学校每年都要组织运动会,叫“华体会”。

中国女中一开始只能是“华体会”的看者,没办法,谁叫我们起点低呢!跑跑跳跳不行,我们就从球类入手。我不记清中国女中的第一支篮球队是哪一年组织的了,反正就是学生不够,老师来凑。我肯定是上场的,把杨云英老师也拉下水。实在不行就找外援,我把陈秀莲大姐的女儿邱淑慧也找来当外援,关键时刻,我把我妹妹陈君帼也推了上去。不管怎样,我们总算在篮球比赛中有了名次,华运会也有了中国女中的身影。

事情总是不断地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学生在增加,体育老师也在增加。女老师中陆续有人兼任体育课,记得吴佩美老师到学校后,中国女中的女篮增加了一员猛将,她的体格和身材,没得说,球场上大杀四方。

再后来,体育课也有了男老师,像卢万昌、林怡捷、陈天福、尤肖松、林芳彦等都兼过体育课。1963年,康宁英华中毕业到中国女中任教。她是乒乓球高手,接受过中国教练王传跃的正规训练,打过缅甸国家队。康宁英的加盟,中国女中也有了乒乓球队。对了,到了1963年,中国女中的体育老师已经兵强马壮,正式成立了体育教研组,可以系统地编制教学大纲,开展教研活动了。

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女中的学生在华运会上陆续有精彩成绩出现。喜欢体育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迎接每年的华运会,运动会前几个月,我都会带一些学生运动员到“迈拉归”体育场去训练,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就出发,风雨无阻。训练还是很有成效的。记得1961年,21届的学生白明明获得小学组铅球冠军,让全校着实高兴了一阵。

中国女中最出彩的是1965年的24届华体会。当时,中国女中派出了100多名学生组队参加,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女中的学生不仅夺得多项第一,而且还打破了多项记录。其中六年级学生吕翠月打破女乙组100米短跑记录;男生打破男丙组接力跑比赛记录;女生打破女丙组接力跑比赛记录。

谁说没有操场,中国女中不能在体育比赛中拿第一,我们拿了,而且还不止一个!

这些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每次回想起来心里还是激动不已。可惜啊,中国女中在她最辉煌的时候,被人活生生地止住前进的脚步!一想起来,就不甘心啊!

前些年我常去看周雅宝、林希智等老同事,提起中国女中,就有说不完的话,这些老朋友直到最后,还期盼着有朝一日中国女中能再现辉煌!

我也老了,但在纪念中国女中百年的时候,我还要以体育老师的身份对所有中国女中的有缘人说句话:

生命在于运动,有运动才有希望!

2016年10月8日  写于香港

本文刊载于《难忘舐犊情——纪念仰光中国女中百年华诞》

2016年12月,缅华笔友协会澳门出版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