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缅甸华侨史和民俗文化刻不容缓(林清风 张平)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8-03-13 04:51:26 共1736人阅读
文章导读 抢救缅甸华侨史和民俗文化刻不容缓(林清风 张平)

林清风 张平

    摘要:本文涉及两个部分:一、是缅甸华侨史;二是缅甸华侨华人民俗文化。由于种种因素,缅甸华侨史至今仍没能打进东南亚华侨史的脉络,而缅甸华侨华人民俗文化亦还没有系统地整理保存下来。在现代社会里,传统民俗文化容易无情流失。因此,为后代抢救历史和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对于促进缅华社会大团结,增强凝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并构建和谐的缅华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缅甸;东南亚;华侨史;民俗文化。

 一、前

    1996年夏,我们返回缅甸探亲访友,有一位资深的文化教育界老前辈告诉我们,前几年国内有一个专家小组莅临缅甸仰光,据说是有计划编撰缅甸华侨史。在缅甸期间他们拜访仰光华人社团,搜集资料,举行座谈会……

     经过战乱,以及多次政治动荡,除了个别侨团还能找到几本侨团周年纪念特刊之外,其他会刊杂志及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已经很难找得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侨校被收归国有,侨报亦因被停发营业执照而停办。六十年代后期,因政治动乱,使侨团停止了一切会务活动,连正常的换届也几乎完全停止,侨团进入“冬眠时期”长达二十年之久。侨团也几乎没有出版纪念特刊或会讯,只有朱波咏社还有不定期出版手抄诗词文集,如此而已。也许是因为资料太匮乏,无奈之余,编撰出版缅甸华侨史的计划不得不被迫暂时搁置下来。

    我们出生于缅甸,在那美丽的国家生活工作了几十年,我们视缅甸为第二故乡,对那里的缅华同侨及缅甸友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们又亲身经历了缅华社会最辉煌时期,亦目睹了国有化运动,以及后来的政治动乱……

    上述种种,在我们脑子里萌生了编撰缅甸华侨史的念头,或者是出自于一种历史使命感,抑或是社会责任感吧。然而,我们同样面临数据匮乏的难题。我们依靠群众,提供平台,挖掘、搜集、整理、编撰出版了资料性的学术文集,我们将它定名为《缅华社会研究》,自1999年12月20 日出版第一辑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五辑。这或者可以说是为抢救历史迈出的实际行动的第一步吧!

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缅甸华侨史的研究成果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徐赞周①就已亲手撰写了《缅甸华侨革命史》(1901——1902)。记述了当年老一代的革命活动家和他们坚韧斗争的事迹。

    这是较早研究缅甸华侨史的著作,反映了老一辈华侨对祖国政治发展的关注和参与。作为“附录一”已收编在冯励冬②着《缅华百年史话》一书内。

    据黄绰卿③在《新仰光报》副刊“伊江潮”的“大光城夜话”一文中有如下记载:仰光日报在1927年前后的几个年头,每届周年另出一本纪念特刊,全部文字都是华侨的著作和翻译,是当时研究缅甸、中缅关系和华侨社会的重要史料。黄绰卿于1962年1月开始,在《新仰光报》副刊“伊江潮”以“大光城夜话”栏目,连载学术性随笔,内容包括侨情、侨史等珍贵数据。后来由郑祥鹏编,于1990年8月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书名为《黄绰卿诗文选》,“大光城夜话”仅是该书内容的一部分。

    陈孺性④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已写成《缅甸华侨史纲要》(公元850——1912)和二十多篇论文,而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社团周年纪念特刊内,包括刊载于《仰光广东观音古庙重修落成暨一百七十九周年志庆特刊》 的“过去三个世纪(三百年)期间在缅甸的广东人”一文,该文对于研究在缅甸的粤侨史提供了十分丰富新颖而又珍贵的史料。

    吴灿辉着《陈孝奇⑤与缅甸华侨大事记》一文,关于“大事记”作了如下记述,由陈孝奇先生在不同阶段搜集和整理散落在各地的有关华侨史料,最终合并为《1911年——1959年缅华大事记》,作为附录二、三、四收编在冯励冬着《缅华百年史话》一书内。

    据《缅华百年史话》“附录” 说明中指出,《缅甸华侨兴商总会会务纪要摘录》(1911——1936),原刊载于『兴商』成立25周年纪念特刊。而这里摘录的是前二十五年会议决议中有关侨运部分。作为“附录二”收编在《缅华百年史话》一书内。

    《 缅华四十年大事记》(1911——1950)

    据说明,该四十年大事记原刊载于『兴商』40周年纪念特刊。其中前25年大事记是以附录二的资料一起刊在25周年特刊里。后经陈孝奇先生精心整理汇集的15 年合编而成这四十年大事记,作为“附录三”收编在《缅华百年史话》一书里。

    《缅华“大事记”续编》(1951——1959)

    据说明,这是连接四十年《大事记》后的九年尚未刊载的数据存稿,也是由陈孝奇先生收集,后来保存在徐四民⑥先生处。兹合并收刊在一起,作为“附录四”收编在《缅华百年史话》一书里。便于查阅参考。而作为“附录五”的《缅华大事记再续编》(1960——1966)。则是摘录自郑祥鹏编《黄绰卿诗文选》中记载的缅华大事记。

    至此,缅华爱国活动史迹一共就有六十六年。

    总之,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缅华史学界的老前辈们就缅华社会作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三、缅甸华侨史仍没能打进东南亚华侨史的脉络

    由于资料匮乏及其他种种因素,长期以来在缅甸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一直是国内史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所以,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这一研究领域有点像荒凉的沙漠,多年来论述缅甸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著作寥寥无几。而我们在东南亚华侨史中所看到的也仅仅是一些只言词组,零散数据的引述而已。即使是如上可述,早已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亦没有引起史学界的关注。

    由此可见,缅甸华侨史至今仍没能打进东南亚华侨史的脉络,是值得认真去探讨和思考的课题。

    早期缅甸华侨史,研究成果的著作和论文,主要刊载于社团纪念特刊或媒体副刊,发行范围不广,纪念特刊主要赠送各侨团参阅,特别是以仰光为中心的各侨团。

    据当年任职于仰光《人民报》⑦发行科的赖保罗先生追忆:仰光及各埠之外,还发行到缅甸以外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及香港等地。主要是商业机构订阅,报份不多,有的是以相互交换报份的形式进行,如《人民报》与日本的《读卖新闻》即是。时间大约是从1957年开始,直到1966年元月,所有华文报被吊销营业执照而停办为止。

    由于条件所限及其他各种因素,当时缅甸华侨史的研究成果没有结集成册予以出版,这必然影响史料的集中和保存,不利于参阅。史料是如此,文艺作品亦是一样,即使像黄绰卿这样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和缅甸本土华文作家,他侨居缅甸四十年间创作甚丰,但能结集出版的也只是一小部份而已。直到1990年郑祥鹏才将其遗作的一部分结集成册,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书名为《黄绰卿诗文选》,华侨史作为该诗文选的一部分编入其中。

四、多灾多难的族群

    从抗日救亡宣传运动,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批华侨逃难回国,仰光的许多华侨又逃难到缅甸农村,1946年复员返回缅甸。刚安家还没有稳定下来,缅甸又爆发内战,除仰光之外,缅甸农村局势动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初的十年间,缅甸局势较安定,政治环境较宽松,只有这期间,缅华社会的文化教育,华侨经济,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之后,又进入一个极端困难时期。

    总之,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华侨华人在战乱,政治动荡中艰难地一步一步走来,可谓多灾多难。他们在夹缝中挣扎求生,实际上他们亦无暇顾及社会事务,如果不是身处其境,也许很难能让外界体会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缅甸实施经济开放政策,对华人采取较宽松的政策。从这一时期开始,缅华社会才渐渐苏醒,又恢复生机和活力。在经历风雨历练之后的缅华社会,又激发民族感情,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自尊、自爱、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自己,充实自己的实力。

五、抢救缅甸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刻不容缓

    缅甸华侨华人文化,源与中华文化。保存或抢救缅甸华侨华人民俗文化,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中华文化,并承传中华文化,作为立身之本,同时交融缅甸本土及外来优秀文化,是为了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缅甸华侨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公元1751年算起,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部华人在异国他乡刻苦耐劳,勤俭持家,团结互助的艰苦创业史;是华侨与缅甸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开发美丽的国土,并携手抵御和抗击外来入侵者的革命史;又是一部中缅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友谊发展史……

    总之,抢救缅甸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就是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历史,不忘历史,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兼融缅甸本土及外来优秀文化,开拓未来,再创辉煌。

    长期以来,缅华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商业社会。因此,在一个商业气息十分浓厚的社会里;再加上缺乏一个知识分子阶层的领导,使历史文化的生存,发展和沉淀产生了许多问题。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知之不多,因而整个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而缅甸华人经济基础原来就较为薄弱,再加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国有化运动中遭受到严重摧残,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的经济开放中,才又开始积累原始资本。但要形成较坚实基础,仍有待时日。华文教育仍面临众多难题,今日仍处于非正规的华文教育阶段,前景难于乐观。

    总之,由于种种因素,长期以来,缅华社会对历史文化的搜集、保存、整理和编撰出版等工作,均处于一种没有领导核心的状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后,缅华社会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老一辈华侨中有的欣返自然,有的移居他乡,中青年人又忙于原始资本的积累,无暇顾及这些社会事务。因此,有外地学者深感缅华社会后继无人之叹!

    不管如何,“抢救历史文化已是摆在缅华社会前进路上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是利在当代,功及后世”之举。

六、抢救缅甸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内容和要求

    (甲)缅甸华侨华人历史及其他

    ①搜集、整理、保存,并创造条件予以出版发行缅甸华侨华人历史文化资料,包括当地政府有关华侨华人问题的公报、法令和统计数字等,社团和个人保存的族谱等数据,有价值的碑文、匾刻等历史文物,以及学者撰述的有关缅甸华侨华人著作。

    ②拜访老华侨、社团领导,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整理华侨史,并创造条件予以发表。

    (乙)抢救缅甸华侨华人民俗文化

    即指通过民间风俗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节日礼俗等四个方面。

    ① 物质文化,是指衣、食、住、行各工艺制作等物化形态。表现在传统的民居、服饰及坟山等。

    ② 社会组织,是指在血缘、地缘、业缘、宗教为基本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民间社团组织。如宗亲团体、同乡会、商会及宗教团体等。

    ③ 意识形态,是指民间宗教信仰,主要是指佛教、道教和各种祖先崇拜等。

    ④ 节日礼俗。如农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弘扬中华文化,团结华侨华人,增强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的缅华社会而不懈努力。

七、新的文化模式正在形成之中

    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在缅甸长期定居和生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即华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缅甸的华族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又广泛兼融缅甸本土及外来优秀文化,逐渐形成了另一种独特的新文化模式,即源于中华文化,又有别于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缅甸本土特征。因此,我们将它称为缅甸华侨华人文化。  

    这种新的文化模式目前正在逐渐形成之中,尤其是近四十年加速了它的形成进程,特别是以仰光为中心的整个中南部地区。这种新文化模式的形成,或者是一种文化适应使然,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承认新文化模式的形成和认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我们提出的抢救历史文化并不矛盾。理由是:我们希望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历史文化,更好地开拓未来。同时认定缅甸华侨华人文化源于中华文化,让我们从中华文化母体中不断吸取营养,使缅甸华侨华人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八、设立领导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从当前缅华社会的实际出发,缅华文化艺术协会⑧是较有条件来领导并完成这一项重大任务的。由缅华文化艺术协会挂帅,缅华图书馆具体指导,组织实施。缅华图书馆的参与,可更加方便参阅馆内藏书及数据等。

    缅华文协长期以来从事文化工作,在经历长达二十几年的“冬眠时期”过后,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组织架构,设立文教组和文艺组,随之社团功能也发生演变,积极传播中华文化,组织各种文艺演出。

    缅华文协成员中,有些对中华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并有较深厚的文化功底,他们之中有教育界老前辈和老中青文化人,人才济济。因此,我们深信:缅华文协是当前较为适合的,而且可以胜任这一“如筑浮屠千层,功德无量”之举。

九、结

    近年来缅华社会出现了可喜的团结安定的局面,华人经济在艰难中有所发展;非正规的华文教育在夹缝中求生,而华文的实用价值却在日益增强;华人社团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机制,增进团结融合。传统社团之间,新老社团之间,相互沟通,加强联系,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应该是较为适宜的时机,必须组织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工合作,开展搜集、整理、编撰缅甸华侨史和缅甸华侨华人民俗文化,并创造条件予以出版,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最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专家学者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文化才是决定民族命运的根本所在。追寻失去的历史文化,并搜集、整理、编撰、出版逐渐远去而又渐渐模糊了的历史文化,以避免将来无法补偿的遗憾!

    如今人们已普遍意识到传承历史文化的深远意义。弘扬传统,激励后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再创辉煌。这便是我们一再呼吁抢救历史文化的初衷!

初稿;2007年12月31日

审定:2009年3月18日

2009年4月30日

注释:

    ①徐赞周:是缅华爱国侨领徐四民先生的令尊大人。1911年6月1日,由徐赞周先生等人发起组织兴商公司,为兴商总会的前身。1928年,徐赞周先生又亲手撰写了《缅甸华侨革命史》(1901年——1912年),记述了当年老一代的革命活动家和他们坚韧斗争的事迹。

    ②冯励冬,1919年生于缅甸。1937年投身于缅华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7月日寇南侵,他又参与缅华抗日战时工作队,至日寇陷缅撤退回国。战后于1946年返缅,并成为搞社团工作,社会工作的主持人。1966年3月,他 携眷回国,1992年移居香港,在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在垂老之年,用尽全身精力,编着出版了《缅华百年史话》,真实地记录下近百年缅华爱国史,其精神和毅力真是可敬可佩。

    ③黄绰卿,广东台山人,1911年出生于缅甸仰光,是缅华文化界知名人士,他毕生致力于华文报业,工作之余,潜心研究侨情侨史。1950年支持创办《生活周报》1954年兼任《南国画报》编辑,1956年任《新仰光报》副刊编辑。1953年以来在《新仰光报》主要从事写作,内容侧重侨史,并对缅甸社会作多方面深入研究,翻译出版多部著作。选编在《黄绰卿诗文选》中的诗词、散文、侨史及缅华大事记,为后人留下十分珍贵的参考数据。

    ④陈孺性,祖籍广东台山人,是缅华社会知名历史学家。早年在缅甸仰光大学东方史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62年编纂出版《模范缅华辞典》。六十年代初写成《缅甸华侨史纲要》和二十多篇论文。                                      

    ⑤ 陈孝奇(1900年——1989年),原籍福建福州。1920年就读厦门集美学校,1923年南渡缅甸,在板庭梧埠华文学校任教。1941年任缅华教育总会理事。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疏散委员会撤退回重庆。战后重返缅甸。1950年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缅甸分部,同年11月创办集美小学,亲任校长。1969年携眷回国定居福州。后受聘任福建省文史馆馆员。

    ⑥ 徐四民:1914年出生,是缅甸华侨,爱国侨领。1949年当上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六十年代回国,七十年代移居香港。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镜报》月刊创办人。香港回归前任港事顾问,预委会、筹委会委员及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颁大紫荆勋章。

    ⑦ 人民报:于1947年创刊,1966年停刊,在缅华社会存在了十八年之久,它为缅华爱国事业,为中缅友好事业,产生了深远和巨大影响。1962年人民报的主持人李军回国,他的职务由谢永洲接任,同时聘请缅华文化界著名的老报人陈兰生担任总编辑,赵润畦仍担任副总编辑。

    ⑧ 缅华文化艺术协会: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缅华文教界人士纷纷复员返缅,1947年仰光华侨中学复办后,缅华文化教育界人士,在一次文学报告会后,由张学林、辛维庚发起组织华侨文艺社,第一任主席为黄连。它的较早领导成员中还有邱筱儒、黄绰卿、苏佐雄、曾冠英、林日升(质默)、陈白澄、赵海、康朗等。缅华文协在其发展历程中,曾多次更改名称,如“缅华文化协会”、“缅华文化工作者协会”。八十年代后期才定名为今日的“缅华文化艺术协会”,现任会长是陈万昌。缅华图书馆是文协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任馆长是叶克清。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