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历史|贡榜王朝的建立
在缅甸的历史上,曾有过几个伟大的王朝,一度称霸当时的中南半岛。在东吁王朝灭亡以后,出现了贡榜王朝(1752~1885)也叫雍籍牙王朝、阿瑙帕雅王朝或瑞帽王朝、瑞波王朝。
在东吁王朝末期,即从1740年以来长期的内战,使得南部南部陷于动乱之中;1750年以后南方孟族军队北进,又使中部地区遭到浩劫,皎克西等地的水利灌溉网遭到破坏。孟族军队的主力从阿瓦撤回南方时,又把东吁王室成员、许多官员、士兵、工匠掳回南方,其人数可能不下2万。这样,阿瓦以南的广大地区,已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抗。在缅甸周边地区,清迈已在1727年摆脱东吁统治,宣布独立,但偏安一隅,势力不强。阿拉干自从1731年以来,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暹罗(泰国)阿瑜陀耶王朝趋于衰败。渡隆阁王(1733-1758)时虽暂时复苏,但颓势难挽,更无力向外扩张。由孟族建立的王朝来统治缅甸,似乎大局已定了。
但是,在普遍的软弱和混乱之中,却有一个地区保持着生气,积聚着反抗孟族统治的力量。这就是阿瓦西北部从牟河到亲敦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早在蒲甘王朝后期已经得到开发,到东吁王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东吁王朝末期的社会动荡,很少波及到这一地区。南方军队攻占阿瓦后,也没有重视这一地区。因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并没有独立的传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没有阿瓦地区那样的重要性,相对来说,人口也不集中。同时,孟族军队也担心,后方空虚,阿瑜陀耶王朝的军队可能伺机入侵。因此,在攻占阿瓦后,人数占南方军队的三分之二的主力就立即南返,仅留下来自马都八的孟族将军达拉班留守阿瓦。因此,孟族政权在北方的统治,一开始就不怎么巩固。
雍籍牙建立贡榜王朝
1752年由缅族领袖雍籍牙(缅名阿郎帕耶)在贡榜(今瑞波)创建。其实18世纪中期以前,在东吁王朝末期统治下的缅甸已经四分五裂,在阿瓦北部,掸邦各首领在中国的宗主权庇护下横行,在南部,孟人死灰复燃。1752年孟族占领东吁王朝的首都阿瓦后,曾向雍籍牙劝降。雍籍牙拒不投降,以贡榜为基地,一举击溃孟族大军的进攻,从此军威大振,各地首领纷来归顺,雍籍牙被拥戴为王。1753年攻占阿瓦后,1756~1757年又连续攻占卑谬、大光(今仰光)和白古,所向无敌,统一了下缅甸。雍籍牙认识他的权利在于他能否使国家归于统一,于是不断北进,终于迫使掸邦各首领臣服与他,雍籍牙继续东进,攻打泰国首都阿瑜陀耶,但因受伤撤围,死在半路,但此时,除阿拉干外,已基本上完成了缅甸的统一。雍籍牙在位时为缅甸的复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法治,下令编著各种缅文法典,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前后经过了5年的时间,再次统一了缅甸。
贡榜王朝建立后,很注重保护、支持和利用小乘佛教。雍籍牙多次宣称自己是“佛教的捍卫者、保护人”。他的统治所到之处,寺院、僧侣都受到保护。他的国师还派出一些僧侣,到钦山区等远离缅甸中心的地区去弘扬佛法。
其实贡榜王朝建立后,所控制的地区并不大,实力也并不强大。但雍籍牙懂得分化瓦解敌人,他一再宣称只要归顺于他,就既往不咎,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官员如归降,仍出任原职。鉴于当时孟人军队中有不少欧洲籍的雇佣军,雍籍牙还对这些白人雇佣兵展开攻心工作,组织人用欧洲语文如法文书写传单,宣传他的政策。
雍籍牙采取的这些政策,同时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生产,得到了缅甸各地中小封建领主的支持,所以力量便不断壮大。1754年1月,雍籍牙的军队攻占阿瓦。同年,南方孟族大军北上,重占阿瓦。雍籍牙亲率大军,与孟族军队大战于瑞冒以北的皎克西,消灭孟族军队的主力。皎克西之役在南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东吁王朝的一些旧臣想趁孟族军队受打击之时,策划让摩诃陀摩耶沙底波蒂复辟。但阴谋败露,废王和几百个缅族人被处死。这就使南方的东吁旧臣和各地缅族封建领主对勃固孟人政权不再寄存任何一点希望,也使他们不可能再对东吁王朝复辟怀有任何幻想。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雍籍牙身上。
雍籍牙在得到东吁旧臣和各地封建领主的支持,力量迅速壮大,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于1755年2月,他的军队攻占上下缅甸交界处的重镇卑谬,4月又占领南方重镇达贡,改名仰光(缅语意即“敌人完了”)。5月,雍籍牙的军队包围沙帘。,帘孟族守军在法国军官布鲁诺等人的支持下,凭借枪炮的优势.固守不降。雍籍牙的军队久攻不下,包围沙帘。1756年7月25日,在一个暴风雨之夜,雍籍牙挑选92名士兵组成一支突击队登上沙帘城墙,打开城门,大军随即蜂拥而入,占领沙帘。布鲁诺等法国军官被处以死刑,其余的法国人不是强迫为王室服务,就是被送往上缅甸的天主教徒村.150年前被俘的一些葡萄牙雇佣军的后裔就生活在那里。
到了1756年12月,雍籍牙的大军包围南方孟人政权的最后一个据点勃固。孟人国王莽达拉接受僧侣和一些大臣的建议,表示愿意献矗.他的女儿,臣服于雍籍牙。但是,城内的军官主张坚决抵抗。攻城战打得十分艰苦,直到1756年6月,雍籍牙才攻占勃固。至此,除阿拉干和丹那沙帘以外的整个缅甸,再次归于统一。雍籍牙为巩固和加强在南方的统治,夷平了沙帘、勃固这两座古城的城墙,把仰光作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行政和军事中心。
雍籍牙在统一缅甸的战争中,采取了团结孟族的政策。在上缅甸时,他的军队中就有孟族人。攻占勃固后.他优先任命一些有声望的孟族人为政府官员。他从来没有下过要孟族人采用缅族人的语言或习惯的命令。而自从蒲甘王朝以来,缅孟两族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方面逐步接近,文化上互相影响,宗教信仰上趋于一致,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会讲缅、孟两种语言的南方孟族人逐渐自认为是缅族人。随着北方缅族移民的增加,南方缅孟两族居民互相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孟人讲缅语,与缅族人通婚,孟人的缅人化加速了。当然,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也有不少孟人为了免遭杀戮迫害,而迁移到邻国暹罗。
雍籍牙的对外扩张
从1740年下缅甸反抗东吁王朝的起义爆发,到1757年雍籍牙基本上统一缅甸,缅甸经历了将近20年的战争,使无数人失去了生命,生产也受到极大破坏,国内劳动力贫乏,国库空虚。新兴的雍籍牙王朝统治者,希望通过战争手段,迅速地掠取财富和人力。因此,雍籍牙在初步稳定了国内的统治后,就频频发动对外战争。
1758年12月,雍籍牙亲率大军进攻曼尼坡(今属印度),次年1月2日,攻占曼尼坡城。1月19日,雍籍牙下令把曼尼坡纳入缅甸版图,立碑铭记。雍籍牙还规定,曼尼坡的任何统治者都必须把他的妹妹或女儿嫁给缅甸国王,每年向缅王进贡100缅斤黄金,100匹马,500张弓,5000枚毒箭,战时出1000骑兵、1000名弓箭手。
1759年,雍籍牙又发动远征暹罗(今泰国)的战争。缅甸军队首先夺回丹那沙帘,然后推进到暹罗境内,在1760年4月兵临阿瑜陀耶城下。根据泰国历史文献记载,雍籍牙在视察军营时,由于一门大炮突然爆炸而被炸伤,不久即死去。而根据缅甸史籍记载,雍籍牙由于患痢疾而死于军中,时年仅46岁。雍籍牙死后,侵暹大军就退回缅甸。
雍籍牙长子莽纪觉即位后忙于应付国内叛乱和稳固政权,即位之初便果断镇压了驻泰缅军某部将领企图复辟东吁王朝的叛乱,其在位年间贡榜王朝对缅甸的统治稳固了下来。但莽纪觉国王自幼体弱多病,在位仅三年于1763年29岁时去世。依照父亲兄终第及的遗嘱,其第雍籍牙王次子27岁的孟驳(辛骠信王,意:白象之主.在位:1763-1776 AD)即位。孟驳即位后,继续前王内政外交政策,国内扩大生产贸易,整顿赋税扩大国库收入,整编军队。1764年孟驳再征叛乱的曼尼普尔,曼尼普尔纳入缅甸版图。同年派兵东征清迈和澜沧王国,两国臣服。1765年再次用兵暹罗,此次出兵吸取了雍籍牙王久攻不克的教训,分南北两路出击。北路由梯诃波底为主帅,自清迈南下进兵;南路由名将摩诃那罗多为主帅自土瓦-德林达依一线进攻。1766年,孟驳把首都从瑞冒迁到阿瓦。
1765年4月,孟驳亲率步兵4万,骑兵1000,象兵300,大举入侵曼尼坡,攻占曼尼坡城,掳回全城几乎所有的居民,包括妇女和儿童。次年,孟驳又倾全国兵力,入侵阿瑜陀耶.并于1767年4月攻占阿瑜陀耶城,大肆抢劫金银财宝,把大批居民掳回缅甸。1766年(中国清朝乾隆皇帝统治后期),缅军又入侵中国云南南部地区,触发了长达4年之久的缅清战争,直到1769年双方在老官屯议和。缅军撤回时,又移师曼尼坡,掠夺人口财物回国。
在缅清战争时期,暹罗人民在具有中国血统的爱国将领郑信(披耶达信)的领导下,开展反对缅甸侵占的斗争。1767年10月,披耶达信光复阿瑜陀耶城,在吞武里(今曼谷市湄南河西岸地区)建立新的王朝,恢复了暹罗的独立地位。到1770年,缅军已被逐出暹罗。
暹罗的重新独立和缅清战争以双方议和告终,标志着贡榜王朝对外侵略和扩张政策遭到失败。同时,长期的战争特别是缅清战争,使得缅军疲惫不堪,因此,包括名将摩诃梯诃都在内的许多高级官员主张停止对外战争。1776年孟驳死去,其子赘角牙即位后,致力于宗教和宫廷事务。但赘角牙的庸碌无能,又引起新的不满。1782年,赘角牙的堂弟孟鲁杀死国王,自立为王。孟鲁在位仅7天,就被雍籍牙的第四个儿子孟云杀死。1782年孟云即位,他就是缅甸历史上有名的国王波道帕耶。
孟云国王的统治
孟云统治缅甸38年(1782-1819),是贡榜王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
孟云执政时,企图重新征服阿瑜陀耶,但多次交战都遭到失败。另外他还将国都迁到附近的阿布拉马拉,兴修翁民梨和难陀湖等水利工程,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他在发扬本国古代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吸收外来文化,派遣留学生到印度去学习研究有关医学和各种科学,使缅甸的文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缅两国使节往来频繁。孟云时期是贡榜王朝的黄金时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